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天下


坐上这趟公交车,沉浸式逛遍“未来之城”雄安

一条公交线,“丈量”一座城。

雄安新区310路公交车,穿东西,贯南北,像一条流动丝带,将启动区、容东片区等核心区域重要点位串珠成链。

310公交线路图(右下角始发站已延伸至东部社区服务中心)。资料图片

司机王占花在这条线上跑了近三年。她的公交导航图,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新一版——“围挡拆了,楼宇多了,乘客笑脸也多了。”日前,为服务疏解人口,线路又新增了站点。

八年,雄安新区从“一张图”迈向“一座城”,总开发面积达到215平方公里,53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累计注册在雄安本级的经营主体逾4000家,累计完成投资逾万亿元……

初冬,搭乘310路公交车穿城而行。车窗两侧,城市风景次第展开:塔吊勾勒建设热忱,现代楼宇拔地而起,公园景观生机盎然,烟火社区温暖落地……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的壮丽画卷,正徐徐铺展。

疏解的“始发站”

承接疏解筑牢城市根基

清晨,白洋淀晨光氤氲。310路公交车从新设的启动区东部社区服务中心站缓缓始发,一路向西。

始发站,因服务疏解人口而设。

行至渥城路,南望,视线远处的金融岛、国贸CBD建设正酣。近处,“金芦苇”造型的中国中化大厦挺拔矗立,刚刚入驻的职工步履匆匆。

10月9日,中国中化与中国华能两家央企总部正式迁驻雄安。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

“金芦苇”造型的中国中化大厦效果图。

雄安全力构建政策服务体系,推行全流程“一站式”帮办代办,有效支撑疏解单位落地新区。

“来雄安,感受到家的温暖。”中国中化员工杨高敏赞叹。10月9日,中国华能、中国中化2000多名员工开启雄安新生活。启动区管委会联合社区志愿者、雄安集团城发公司,提供“一站式”手续办理、行李搬运、住房指引等服务。

制度层面,雄安推动278项京雄政务服务“同城化”、209项资质资格互认;“雄安一卡通”实现公共交通、就医等场景两地互通。

2024年底,雄安新区迈出向城市管理体制转变的关键一步:科学设置21个工作部门、4个片区管委会,坚持大部门、扁平化、精简高效,全面强化行政审批与城市治理职能,推动实现“雄安事雄安办”。

如今,央企在新区设立各类机构逾400家,4000余家来自北京的企业在此扎根。

创新的“枢纽站”

创新驱动激活城市智慧

车辆向北转弯,从启动区驶入容东片区。一路上,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路旁,多功能信息杆柱上,信号灯、摄像头、激光雷达密布其上:传感设备捕捉车流与路况,将数据源源不断输送给“城市大脑”;交通信号灯依智能分析调节,织就一条看不见的“绿波带”。

“在雄安开车,常能享受一路绿灯的畅快。”王占花笑着说。

创新,植入雄安的城市基因。

转眼间,310路公交车停靠“雄安之眼”——雄安城市计算中心。拱形的建筑,与水中倒影相接,宛若一只明澈的眼睛,凝望未来。

雄安城市计算中心。雄安媒体中心供图

这里,既是人流枢纽,更是信息枢纽。

城市计算中心内,服务器蓝光闪烁。作为整个新区的“数字大脑”,这里吞吐着超过330亿条数据,支撑起政务、规划、生态等多维运算。大屏幕上,三维城市模型在数字运营平台渐次展开。

“在雄安,每一栋建筑、每一条道路、每一段管廊,都拥有自己的‘数字身份证’。”中国雄安集团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工程师赵松说,“数字模型助力,城市运行更精准、更智慧。”

地下,容东片区城市综合管廊如“动脉”般延伸,水、电、热等管线有序排布。廊内近万套智能感知设备,实时捕捉压力、温度等关键指标。

地上,城市计算中心轻点按键,某栋楼的3D模型、水电状态一目了然。一次,系统发现一楼栋独居老人长时间未用水,自动预警并派单至社区,工作人员随即上门探访。

目前,雄安已建成数字道路逾500公里、智慧楼宇逾4000栋,5G网络全域覆盖。从政务、环保到交通、能源等多个领域,智慧应用加速落地。

绿色的“服务站”

蓝绿交织绘就生态底色

车辆途经悦容公园,不少乘客下车。草色湖光,市民三三两两散步,享受清晨宁静时光。

悦容公园融合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生态理念:北苑再现《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意境;中苑以塔为核,绘就大地诗画;南苑庄重有序,尽显古典园林风貌。

悦容公园。雄安媒体中心供图

“周末我常带孩子来玩儿。”从北京来到雄安工作的巩文通说,“在这里,亲近绿色生态,感受千年文脉。”

“先植绿,后建城”,雄安新区不断构建“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生态格局,打造“千年秀林”,推进白洋淀治理,铺就蓝绿交织生态底色。

郊野公园、悦容公园相继开放,燕南堤美景“出圈”。建设8年来,雄安新区累计造林48.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1%跃升至35%。

水草丰茂,淀阔天青。“华北明珠”白洋淀重焕光彩——通过全流域治理、控源截污、生态补水等综合施策,淀区水质从2017年劣Ⅴ类稳步提升至Ⅲ类以上,创下1988年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绿色是生态底色,低碳是发展亮色。

在容东体育公园,园内的变电站连接着张北特高压线——张北的风,点亮雄安的灯;坝上的光,温暖新区的房。启动区内,中国华能总部供能面积达8.8万平方米,供热系统全部使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其中浅层地热占80%。

在新区,新开工项目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已达100%,年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40万吨。

宜居的“终点站”

幸福可感谱写人民之城

即将抵达终点南张堡,310路公交车窗外,明月园、康宁园、悦波庭……一个个现代化小区如画卷般铺展。

此前,一路上经过的北海幼儿园、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雄安校区已投入使用;首批疏解的北京交通大学等4所高校正在加快建设;雄安宣武医院已对外开诊,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雄安院区)、北大人民医院雄安校(院)区已开工。“如今菜市场、超市、医院、学校样样齐全,‘15分钟生活圈’很方便。”王占花笑容舒展。

紧紧围绕民生需求推进城市建设。从“好房子”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雄安新区系统性建设全面推进。栋栋新楼拔地而起,社区食堂、免费书屋、养老驿站星罗棋布,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公共服务持续升级,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雄安新区新建小区。雄安媒体中心供图

新区的房子“会呼吸”。金茂府小区,地源热泵、24小时新风系统等创新科技走进生活。房子自己调节温度——夏日无空调,室温恒定在24至26摄氏度;寒冬无供暖,室内始终徘徊于22摄氏度上下。

新区的房子“有头脑”。走进金融岛壹号院,智能系统令人惊叹。“小E管家,打开归家模式。”工作人员轻触平板,指令一出,窗帘闭合,灯光柔亮,音乐轻扬——科技,让家更有温度。

不止硬件,软服务同步跟进。容东、容西、昝岗、启动区等新建片区,实行“新区—片区”两级管理与“新区—片区—社区”三级服务体系。不设街道,层级精简,资源下沉社区。“生育登记、社保、医保……这些事在社区就能办,服务离百姓更近了。”启动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正昌说。

在文华社区便民服务站,新搬来的居民李萌勃为孩子办理医保登记,材料一交,现场办结,“真方便,家门口就能办成事。”

今年,雄安再向容东片区试点下放48项政务审批。“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等,今后不出社区就能办理。”容东管委会副主任许俊霞表示。

如今,雄安的城市“身份”愈发清晰:133100行政区划代码、“冀X”车牌、专属邮编等一一落地……(万秀斌、张腾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