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城市街头,我们不时会看到,有的单车横在人行道上,阻碍行人通行;有的停在盲道上,给视障人士带来安全隐患;更有甚者直接停放在机动车道,干扰正常交通秩序……这些不文明的停放行为,不仅妨碍市民正常出行,也折射出部分市民公共意识的缺失,反映出城市文明仍有提升空间。
共享单车以其环保、灵活的特性,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随着投放数量的增加,乱停乱放问题随之出现,成为城市治理中一道需要破解的课题。
乱停乱放现象的背后,原因复杂多元。一方面,部分使用者文明意识淡薄,忽视公共秩序。另一方面,运营企业管理存在不到位问题,如停车点设置不合理、运维调度不及时等。
规范共享单车停放,是城市文明的直观体现,关乎交通秩序和城市形象。解决好共享单车停放问题,既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检验,也是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的契机。
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多方协同、刚柔并济。
首先,要让共享单车既有“用武之地”,也有“安身之所”。城市管理应下足“绣花功夫”,科学划定禁停区和规范停车点,在公交枢纽、小区周边、商业街区等人流密集区域,因地制宜增设电子围栏停车点,让停车有章可循。高精度定位、电子围栏等技术要落到实处,严格执行“入栏结算”。同时,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通过控制投放总量、强化运维考核,引导企业从“重投放”向“重管理”转变。
规范停车,是文明城市的应有之义,也是每一位市民应尽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从自身做起,将规范停车内化为自觉行为。当规范停放成为人们的习惯,当尊重公共空间成为社会共识,我们的城市文明才能更上层楼。
共享单车的车轮,承载的不只是出行的便捷,还有文明的进步。每一次规范停放,都是对城市秩序的一份贡献。唯有政府、企业、市民携手同行,共享单车才能真正成为城市中一道文明的风景。让我们从每一次停车做起,让文明与便利同行,共同守护有序、美好的城市家园。(文/陈华)

图片由AI生成。河北日报记者陈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