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戴绍志)为助力旱碱麦产业提质增效,11月17日至18日,“2025年旱碱麦加工技术研讨会”在沧州举办。
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沧州)牵头,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旱碱麦特色产业创新基地、河北省旱碱麦加工技术创新中心等共同主办,以交流研讨旱碱麦加工与品质评价关键技术为核心,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旱碱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会议共吸引100余名来自省内旱碱麦加工龙头企业的技术骨干及相关科研人员参与。在理论培训环节,聚焦旱碱麦加工与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蛋白质与淀粉特性解析、麦麸麦胚高值化综合利用、布拉本德仪器应用原理等一系列前沿知识与实用技术,精准对接旱碱麦产业发展痛点。同时,邀请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专家授课,分享核心技术与行业经验。
“过去育种追求高产,现在更要关注加工需求。”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尤明山表示,通过分析旱碱麦籽粒硬度、蛋白质组分等遗传特性,育种家可以培育出适合加工面条、面包等专用粉的小麦品种。
实操培训环节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参会人员分组对近红外检测、湿面筋检测、粉质仪与拉伸仪检测等旱碱麦加工等仪器设备进行了实操演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