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唐山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农业农村局专场。本报记者王育民摄
河北日报客户端11月20日讯(记者王育民)今天,唐山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唐山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农业农村局专场。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唐山市农业农村系统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有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市农业农村发展根基打得更牢、步伐迈得更实。2024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691元,较2020年增长7004元,第一产业增加值661.1亿元,较2020年增长67.69亿元,两项主要指标总量均居全省首位;全市稻米、花生、蔬菜、生猪、牛奶、水产品等6大产品产量均居全省第一位;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盐碱地综合利用等64项农村改革试点在全市试验示范;创建了曹妃甸湿地、路南稻香里等10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建成了海港尹庄村、汉沽裴庄村等1282个省级和美乡村、174个示范村,打造了迁西秀水田园、滦州桑园小镇等58个市级重点片区、580个市级精品村。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202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35.76万亩、产量60.1亿斤,较2020年分别增加6.61万亩、2.16亿斤。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截至2024年底,全市高标准农田达到590万亩,占基本农田89%;充分发挥5个国家级、2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综合实验站作用,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000个,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1%,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全面助力粮食产能提升。
持续夯实主导产业基础
大力推进“菜篮子”产品生产,菜、肉、蛋、奶、水产品品种丰富、供应充裕,2024年,产量分别达到969.8万吨、62万吨、28.7万吨、122.3万吨、57.4万吨,较2020年分别增加27.6万吨、4.1万吨、0.3万吨、13.2万吨、7.9万吨。2024年,水产品总产量占全省50%,居全省第一位,实现产值237.2亿元,居全省第一位。粮油产业持续向好,从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推动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升。同时,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蔬菜产业扩面提质,共建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17个,获评“河北净菜”生产示范基地10个。畜牧业稳定发展,持续加强生猪产能调控,拥有滦南、丰南、玉田、遵化4个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数量全省第1。实施奶业纾困政策,支持奶牛家庭农场和农户合作。渔业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国家级海洋牧场达到7个、位列全省第2。积极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芦台经济开发区“芦海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全省唯一。培育国家级水产种业阵型企业3家、水产良种场2家和省级水产原良种场14家、水产供种繁育基地3家,实现红鳍东方鲀国家破难题阵型品种零的突破。加快发展智慧农业,依托唐山海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优势,在丰南打造了1个国家级数字农业应用创新基地。
做强主体做大集群做优品牌
实施强龙行动,监测认定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20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109家,销售收入1亿元、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分别达到107家、10家,分别位居全省第2、第3。农产品加工业提速发展,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78个,培育打造了滦南肉类、乐亭果蔬等10个农产品加工集群,遵化平安城、丰南黑沿子等6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环京津设施蔬菜、玉田马铃薯等4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鸡制品、奶业加工集群产值突破百亿。品牌建设跑出“加速度”,全新发布“唐农”区域公用品牌,玉田包尖白菜等20个品牌被评为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开平香宇等14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农产品领军企业品牌,迁西板栗、曹妃甸河豚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发展了古冶润跃淡水鲈鱼水产养殖等1.1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路北大秋等1.4万个家庭农场,位列全省第一梯队。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唐山市始终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劲头不松,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全面落实“早、宽、简、实”要求,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的监测和帮扶体系,将监测标准从2021年的6600元逐年上调至2025年的9000元,截至10月底,全市共有防止返贫监测对象667户、1874人,401户、1119人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持续深化产业、就业帮扶,用足用好公益性岗位、一次性交通补助等就业奖补政策,全市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脱贫人口3530人,全部实现动态就业。2021-2024年,全市在省考核评估中连续被评为“好”的等次,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乡村“颜值”与“品质”双提升
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北部山区、中部平原、南部沿海不同区域特点,创新推进和美乡村“十百千”工程,形成了“四环、九带、多片”格局。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12亿元,打造了迁安长城山野绿道、玉田中华老字号、丰南唐津运河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示范片区,涌现出了遵化山里各庄、丰润甸子村、曹妃甸李家房子桃萄水镇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样板村。“十百千”创建行动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入选中国改革年度案例,全省唯一。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累计改造农村户厕116万座,普及率达到72.62%,3431个村庄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