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思想观澜丨锚定宏伟目标接续奋斗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这一重要论断,是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战略宣示,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将使命扛在肩上的历史主动与务实担当。

不懈努力、接续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优良传统。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扛在肩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创造了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奇迹。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两大奇迹”新篇章,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需要我们继续昂扬接续奋斗、艰苦奋斗、团结奋斗的精气神,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奋勇前行。

把准奋斗方向。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张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锚定奋斗目标,把准奋斗方向,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在正确的轨道上顺利推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指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前行提供坚强制度保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弘扬奋斗精神。崇尚奋斗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奋斗精神是我们党和国家最闪亮的精神标识。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辉煌成就,都是靠党团结带领人民奋斗出来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前进的道路从来都不会是一片坦途,事业的成功必然要战胜种种困难和挑战。当前,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同时,世界变乱交织、动荡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济贸易秩序遇到严峻挑战,全球政经格局走势的不确定性增加。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大力弘扬奋斗精神,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在攻坚克难中开辟通途、在接续奋斗中成就事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保持奋斗韧劲。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启了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历程。改革开放后,我们党确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了这一目标。历史接力是一棒接着一棒向前奔跑的,党和国家事业是一程接着一程向前推进的。从“一五”到“十四五”,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是不懈努力塑造了今天的中国,正是接续奋斗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始终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持之以恒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凝聚奋斗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要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切实把团结奋斗精神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激励人、鼓舞人、感召人,引导广大人民满怀热忱地投入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伟力。

【作者张勇 系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