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衡水“十四五”农业答卷:粮食安全保障有力,乡村建设成效斐然

1118日,燕赵农村报记者在衡水市农业农村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衡水市农业农村取得了高质量发展成就,并就媒体关心的粮食生产、和美乡村建设、果蔬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粮食产量创新高,多措并举保障安全

“十四五”期间,衡水市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粮食生产取得“二十一连丰”。2024年,全市粮食产量首次突破90亿斤,创历史新高,今年预计将再获丰收。

为抓好粮食生产,衡水市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在顶层设计上,衡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研究部署,将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县,并建立包联机制,层层压实责任。科技支撑方面,大力普及优良品种,推广水肥精准调控等增产技术,强化病虫防控减损,将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基础条件建设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共建设136.08万亩;推动农机装备升级,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3%。同时,突出示范引领,打造高产样板,开展高产竞赛和观摩培训;强化政策扶持,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政策,发展社会化服务,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和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衡水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明显改善。

建立高位推进机制,建立六项工作机制,明确五年目标任务。打好和美乡村“第一仗”,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深化垃圾污水和黑臭水体整治,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和“五化”工程。加快补齐农村基础服务短板,统筹推进供水、交通、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更便捷。持续巩固乡村治理成效,健全基层组织体系,推广“两制两化”治理方法,开展陈规陋习整治,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化解矛盾纠纷。梯次推进和美乡村示范建设,围绕重点区域打造示范片区,截至2025年10月底,累计建设省级和美乡村834个,重点村112个。

借蔬菜产业大会东风,果蔬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第八届京津冀蔬菜产业发展大会在衡水举办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衡水市农业农村局将以此为契机,采取多项措施保持高品质果蔬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推进规模种植与设施农业,共建高标准果蔬生产基地与集约化育苗中心,打造现代化示范片区。推进标准化生产与品质提升,推广单品标准化生产工序和绿色适宜精简栽培技术。推进精深加工与链条延伸,引进净菜加工等企业,建设冷链与产地仓,开发特色产品。推进智能装备与数字农业,助力种业装备企业,推广智能机械,引入物联网与AI技术。推进农旅融合与业态创新,围绕主城区与衡水湖,发展休闲采摘等新业态,打造果蔬主题园区。

未来,衡水市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强市建设取得新成效。(燕赵农村报记者 李晓阳)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穆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