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11月15日发布《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平台经济领域竞争行为的特点和趋势,为平台经营者设定清晰明确的行为指引,及时回应社会期待。(据新华社11月15日报道)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在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从“二选一”到“大数据杀熟”,从“封禁屏蔽”到“算法围城”,这些问题既削弱市场活力、侵害消费者权益,也影响平台经济发展、损害市场繁荣。
公平的市场竞争,在于优质产品与服务的良性比拼。平台经济领域的竞争问题之所以复杂,在于其技术特性,也在于规则边界不够明晰。比如,哪些行为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低于成本销售到什么程度会触发风险?一些平台企业对这些问题仍存在模糊认知。此次指引列出8个风险示例,将“全网最低价”、平台不公平高价等垄断行为具象化呈现,相当于给企业提供了一本“合规指南”。规则越清晰,企业越有章可循,越能把精力聚焦于创新与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这份指引体现了“预防性监管”的理念。不同于传统事后处罚的监管逻辑,它更强调企业主动构建合规体系。从规则制定到算法设计,从内部管理到员工培训,指引提出的全链条风险管理、穿透性原则等要求,旨在推动平台将合规意识融入发展全程,从而帮助企业规避未来的整改成本,提升品牌信誉。实践表明,消费者更青睐合规平台,投资者更信任规范企业。合规,不仅是外在要求,更应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协同发力。这份指引是政府精准施策的体现:不搞“一刀切”,而是以清晰指引降低制度成本;不追求“管死”,而是通过明确预期激发创新活力,为企业长远发展廓清迷雾。当平台企业从被动避责转向主动合规,当公平竞争成为行业共识,平台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王思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