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权威访谈丨加快建设现代化高品质中等城市——访定州市委书记张才芳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定州市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十四五”时期,定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市场经营主体存量突破10万家,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高新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连续四年获评全国投资潜力、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百强县市。主导产业提档升级,汽车及零部件、体品产业产值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在定州生产的全球第一款超级大增程数智皮卡长安猎手K50、第一款纯电动后驱宽体轻客V919正式上市,斩获多项全国大奖。项目建设成果丰硕,总投资120亿元的电厂三期及热电联产等产业链配套项目即将完工,将成为河北南网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河北旭阳氨基醇装置投产,成为全球第二个工业化生产氨基醇的企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入围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县(市)。文旅融合实现历史性突破,积极融入“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大格局,圆满承办第八届省旅发大会,2024年接待游客1180万人次、旅游总花费119亿元,分别是“十三五”末的6.7倍、9倍。城市建设长足进步,主城区2000年以前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全部改造提升,众春园、燕赵风尚园、丝路友谊园、文体中心等精彩亮相,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年均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持在85%以上,2024年新增常住人口1.08万人。一座居者自豪、近悦远来的现代化高品质中等城市正在冀中大地加速崛起。

2024年9月26日拍摄的河北定州众春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牟宇摄(资料片)

展望“十五五”,定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工作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牢牢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和石家庄都市圈建设等重大机遇,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定州大地展现勃勃生机。

一是坚持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兴旺的实力之城。加快实施现代产业壮大工程,着力跑好汽车及零部件、体育用品、钢网等传统产业“升级赛”,构筑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生态圈”,开辟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二是坚持高层次招商,打造包容并蓄的开放之城。坚定不移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以国际化视野争引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知名企业到定州市布局。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定州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生命线”,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造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高地。

三是坚持高科技引领,打造驱动未来的创新之城。深化拓展共享工厂、众筹科研等模式,支持河北长安、河北旭阳、定州电厂、定州伊利等领军企业牵头建设科研平台,推动研发、生产、服务、物流、市场等多环节资源共建共享,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四是坚持高水平传承,打造古今交融的文化之城。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统领,深入挖掘利用定州文人、文遗、文物、文献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经济、非遗经济、赛事经济,高标准打造京津冀农文旅体融合发展试验区。

五是坚持高标准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品质之城。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加快建设完整社区,构建城市便民生活圈。扎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更多和美乡村。

六是坚持高效能治理,打造善治共享的幸福之城。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滚动实施民生工程。优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健全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河北日报记者 王静超 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