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社会


围场223户D级危房重建工程竣工,已入住129户

围场223户D级危房重建工程竣工,已入住129户

与寒潮赛跑 为安居加速

11月13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广发永乡协力永村村民齐艳伟正在新家室内温度。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摄

11月13日,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广发永乡协力永村齐艳伟家,60平方米的新房里,暖意融融,温控器显示室温21.9℃。“没想到洪水后,这么快能在暖和的新房里过冬。”他身穿薄衣,满脸笑意。

7月下旬,一场严重的洪涝灾害突袭围场多个乡镇。经鉴定,574户C级危房需修缮加固,285户D级危房需拆除重建。

然而,围场冬季漫长,是我省最寒冷的地区之一,10月中下旬后就不再适宜室外施工。刨除前期勘验、拆除等工作,实际留给房屋主体建设的工期不足两个月。

时间紧、任务重,更要守好安全底线。齐艳伟所在的居民组出现地面塌陷、水井冒水等情况。县住建部门在推进危房鉴定进度的同时,邀请省地球物理勘察院专家实地勘测,排除地下暗河等地质灾害隐患后,决定原址重建。

针对不同群众需求,当地优化技术服务,提供安全适用、符合农民生活习惯、具有地方特色的设计方案。鼓励农户选用节能新型材料和装配式建造方式,逐户制定时间表、施工图,全程提供技术服务。

仅一个多月,齐艳伟家选择的装配式住房便拔地而起,10月中旬就入住新家。“取暖用石墨烯电地暖,能享受低谷电价。这几天一天电费才3元多,比烧煤安全还划算。”他说。

让群众暖心的还有实打实的政策。齐艳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新房建设、装修及家电购置共计花费15万多元,而农房保险、过渡安置费、危房改造补贴等合计151240元,自己住进新房基本没花钱。

为加快建设进度,围场各部门协调配合,县乡村三级联动,打出一套重建“组合拳”:协调建材供应商,确保物资随用随到;整合周边施工队伍,科学划分施工区域,避免窝工;技术人员逐户上门督导指导,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在大杖子村,米志廷家16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新房,宽敞明亮。“施工采取分包方式,既能协同发力,又能重点突破,建设进度很顺利,赶在寒潮来临前完成了入住。”米志廷说,新房屋顶和地面都做了保温,白天靠光照室温就能达到20℃。

截至11月14日,围场D级危房重建工程全部开工,223户竣工,已入住129户,年底前再入住94户。

“目前,我们组成了4个小组,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确保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让每位受灾群众都能温暖过冬。”县住建局局长王乾说。(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