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文体


文艺评论丨童年风景画背后的时代叙事——长篇小说《烟囱快跑》评析

在时光的长河中,每一代人都镌刻着独属各自时代的童年印记,它们或璀璨如星辰,或质朴如泥土,却无一不深刻地烙印在人们的心灵深处。00后一代从小就接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互联网,数字技术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边界,使得他们的童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90后一代更多携带着世纪之交变革和过渡的印记。而王倩的小说《烟囱快跑》(少年儿童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则把我们带到20世纪80年代,描绘了一幅发生在当时农村的童年风景画。

“烟囱快跑”赋予小说一个充满奇幻和浪漫色彩的开端:烟囱怎么会跑呢?带着这样一个富有孩子气的提问,我们得以走进宽子的童年世界。宽子生活在一个与大自然密切接触的世界里,那里有广阔的麦田,有葱郁的树林,有高高的堤坝,有充满生机的葫芦泊……围绕葫芦泊分布着众多村镇,有制作年画的燕西塘,有种植药材的南浔镇,还有宽子在四季轮回中成长的羊角洼。

作者以质朴语言描绘乡村生活图景,围绕成长中的理解与陪伴主题,探讨勤劳致富与责任守护的意义。宽子与有福的乒乓球对决,本是乡村少年间寻常的意气之争,却因一场胜利与一辆自行车,在两个孩子心中划下一道浅痕。宽子因乒乓球胜利成为伙伴们的焦点,却又在有福崭新的自行车前受到孤立。于是“买一辆自行车”成为他的执念。为实现这个愿望,夏日,他独自放养30只鸭子。麦收后,鸭子被父亲带到集市,宽子在家中焦急地等待着自行车的到来。可他等来的竟然是一头驴子——烟囱。这份落差,让他起初对这头驴子满是嫌弃,可情谊却在朝夕相伴中慢慢生长。入秋后,宽子带着烟囱在夜里摸瓜,在河滩游泳、打滚,冬天则一起滑冰。动人的转折发生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烟囱救了有福的姐姐,也消除了两个少年间的隔阂。当羊角洼的村民围着炉火欢庆新年时,宽子或许早已明白,比起自行车的光鲜,与有福重归于好的温暖、与烟囱难舍难分的相伴,才是田园岁月里最珍贵的馈赠。故事在四季轮回中落幕,留下的是乡村生活的祥和与少年成长里最柔软的印记。

宽子的童年叙事,不仅有田园牧歌的悠然,还跳动着鲜明的时代脉搏。有福能率先拥有自行车,是因为他的父亲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承包了乡里的砖窑而发家致富。有福姐姐出嫁时的陪嫁,是彰显万元户身份的“三转一响”。由此可见,宽子与有福因自行车产生的隔阂,本质上是时代之变的具体投影。从这个角度出发,羊角洼则是时代精神的具象化表达。宽子父亲坚守的豆腐坊,是传统手艺在变革中的延续;脆脆姨父打理的荷塘,是乡土资源向多元经营的探索;就连路人偶然提及的养猪专业户李大胆,也是个体突破旧有观念、投身新生产模式的代表。这些看似寻常的人与事,共同拼凑出改革开放初期,乡村社会从生产方式到生活观念的转型,让宽子的童年故事超越了个人记忆,成为一段鲜活的历史注脚。

《烟囱快跑》将儿童的成长叙事和时代特征完美结合,共同编织为一个春回大地的时代寓言,每个个体都成为充满希望的时代回响,奏出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最强音。(张旭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