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带动秦皇岛医疗服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显著提升
在家门口就能让京津专家治病

7月20日航拍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新院区。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辉摄

10月31日,天津市肿瘤医院内镜诊疗科副主任医师代震波(右二)在天津市肿瘤医院秦皇岛医院为患者诊疗。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辉摄

10月30日拍摄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秦皇岛医院门诊大厅。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辉摄
“这里环境温馨、设备先进,关键是医院医疗水平比较高。”10月30日,秦皇岛市民郑莹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检查身体。自从2023年1月该医院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启动过渡期运营以来,郑莹和家人就实现了在家门口优质高效就医。
201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4部门联合启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2021年至2023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秦皇岛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秦皇岛医院先后获批第二、第四、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并启动过渡期运营。
“目前,位于我市的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工程建设、医疗合作、运营管理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3家医院过渡期运行良好,带动全市医疗服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显著提升。”秦皇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高卫东介绍,今年前10个月,3家医院门诊、急诊就诊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3.6%,异地患者就诊率提高13.2%,转出率下降65.2%。
技术平移
带动区域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10月31日14时,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佳宁准时出现在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运动医学科(关节外科)门诊,为患者进行诊治。
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运动医学科(关节外科)是秦皇岛市首个专注于运动伤病治疗的专业科室,是该院重点科室之一。自2023年以来,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科连续派出中青年专家和业务骨干到秦皇岛,开展教学、查房、门诊、手术等工作,为秦皇岛培养了一支技术精湛的医护队伍。
依托北医三院的优势学科,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已重点打造了心血管、康复医学、运动医学、骨科四大品牌科室。北医三院积极推进技术平移,将新技术、新项目系统平移至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已在心血管危重症救治领域取得成效。目前,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完成各类心血管手术500余台。
“我们医院的重点学科正逐步发挥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作用,在为秦皇岛市民提供良好医疗服务的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周边区域的患者前来看病就医。”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副院长谭强说。
目前,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挂号系统已接入北医三院服务号首页,实现平台互通,提高了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在区域内的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据统计,自启动过渡期运营以来,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异地就医患者已达22.9万人次。
在位于秦皇岛经开区宁海大道上的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新院区,崭新的诊室处处透着温馨。今年6月底,该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正式开诊运行,标志着医院迈入全新运行阶段。
“目前,新院区各项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共设置1200张床位。医院门诊、住院、医技等区域在今年底将分步开始试运行,为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注入新活力。”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常务副院长张文利介绍。
发挥政策优势
实现新药引进等新突破
作为一家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秦皇岛医院自启动过渡期运营以来,在管理模式、技术输出、重点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等方面不断实现突破。
10月30日,秦皇岛市民王敏带着母亲来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秦皇岛医院眼科中心时,发现预约就诊的患者很多。“我妈患了白内障,听说北京专家每周三接诊,就想找专家看看,没想到人这么多!”虽然需要排队,但王敏心里有了底,毕竟如果去北京看病,时间和经济成本都更高。
该医院眼科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秦皇岛带来巨大变化的代表性科室之一。如今,该医院眼科团队成功为多名患者实施了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很好。
“近几年,我们实现了特色诊疗项目、重大科研立项、重要人才项目、重要教学成果、国际国内新药引进创新等工作从0到1的突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秦皇岛医院执行院长曹建春介绍。
借助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平台,近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秦皇岛医院的学科建设突飞猛进,不仅新增内分泌科、康复科、脾胃科、肺病科等17个重点专学科,还着力推动脑科学、肿瘤学、运动康复学、胃肠医学、内分泌学院内五大中心建设。
该医院的优势之一还在于新药的引进和使用。依托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的13条支持政策,2024年10月,该医院首次引进国外新上市、国内尚未上市的新药贝那利珠单抗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阿杜卡单抗,并完成临床应用,开创秦皇岛国际新药临床应用先河,实现了国外新药引进零的突破。今年4月,又成功获批引进帕瑞肽、奥吡卡朋两款国外新药。此外,该医院还开辟了中医院内制剂跨省备案使用新路径。
自启动过渡期运营以来,该医院门诊诊疗255.45万人次,服务异地就医患者73.9万人次。
赋能发展
技术“输血”变“造血”
10月31日一早,天津市肿瘤医院内镜诊疗科副主任医师代震波从天津出发赶往秦皇岛。9时,他出现在天津市肿瘤医院秦皇岛医院内镜科门诊诊室。
“我家属前一阵在天津市肿瘤医院做了手术,这次预约来做复查,没想到在秦皇岛也能接受天津专家的诊疗,不用跑去天津了,省时省力。”候诊的市民李伟健说。
2024年3月,代震波被派驻天津市肿瘤医院秦皇岛医院,为该医院引入内镜下经皮胃造瘘(PEG)等6项高难度技术,其中PEG技术填补秦皇岛市空白,可解决食道肿瘤患者进食难等临床痛点问题。派驻结束后,他仍每周定期到秦皇岛医院出诊,同时开展带教。在他的带动下,天津市肿瘤医院秦皇岛医院内镜科从1人发展为8人的专业团队,成为秦皇岛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
赋能发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绝非简单的技术“输血”,更在进行持久“造血”。
天津市肿瘤医院持续向秦皇岛医院派驻核心管理人才与医疗骨干,如今,每天都有该医院医生在秦皇岛参与科室日常运营、诊疗规范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及人才梯队建设等核心工作。
今年8月,李斌成为天津市肿瘤医院第二批派驻到秦皇岛医院工作的医生。门诊、查房、手术……他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两个多月下来,他不仅以专业技术帮秦皇岛及周边患者解决健康问题,自己也收获了很多。“在这里我接触到的患者病情更多更杂,与医生的交流也更多,积累了很多经验。”李斌说。
为方便患者就医,天津市肿瘤医院在预约挂号平台上增加派驻专家在秦皇岛医院的出诊信息。天津市肿瘤医院秦皇岛医院与天津市肿瘤医院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秦皇岛市将加快推动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运营,深化与输出医院合作,全面推进诊疗技术、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同质化,逐步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医疗技术平移、人才一体培养、科研课题共同攻关,进一步增强区域医疗服务能力。”秦皇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关金一说。(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