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微评丨警惕救命器材沦为摆设

灭火器灭不了火苗、消防呼吸器过滤不了烟气毒性、消防水带一进水就破裂……不合格的消防器材不仅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本身也可能成为危险源。近年来,包含小型灭火器、防毒面具在内的家用消防应急套装销售火热,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业内人士表示,消防器材价格悬殊是因为质量参差不齐。(据新华社11月10日报道)

作为守护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消防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火灾防控的成败,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一些消防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刺痛了公众的神经,也暴露出相关的管理漏洞。

消防产品的质量,容不得半点马虎。筑牢这道“生命防线”,就要构建覆盖生产、认证、销售、使用全过程的闭环监管体系。比如,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对3C认证机构的监督,对不良生产企业及违规认证行为从严惩处,坚决把好第一道关口。在过程监管方面,要推动跨部门联合执法,对生产流通环节实施动态监督,并加快建立消防产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产品流向可追溯、质量数据可查询,让假冒伪劣产品无处遁形。

拧紧生产、监管、使用的每一道“安全阀”,才能真正筑牢火灾防控的安全屏障,让每一件消防器材在关键时刻顶得上、靠得住,成为守护千家万户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实力量。(郭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