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李淑明)多年来,双滦区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主线,构建起多方联动的乡村振兴实践体系。
探索共建模式,依托民建会员企业金稷农林科技(河北)有限责任公司,探索“院校+党派+企业+基地”共建模式,精准推进科技成果直通直达快享,落地见效。科研合作,积极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引入培育葡萄新品种,通过温湿度测量仪等设备实时监测,专家线上远程指导,提高葡萄口感品质。政校企合作,与河北农业大学、北京农科院等多所院校和科研院所达成合作或签订意向,科研、教学基地以及“科技小院”相继挂牌,为乡村振兴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创新种养模式,引进“鱼菜共作”零碳循环种养模式,通过矿物基质与微生物协同技术,构建动物、植物、微生物自调生态系统,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循环,亩均产值达40万元。多元化经营,企业经营种类包含循环种养、花卉繁育、山野菜产供销等,通过创新模式提升产品经济效益。同时,致力于打造花卉繁育新兴农业产业,成为承德最大的君子兰种兰繁育基地。
土地盘活与增收,通过租用集体设施、村民协助工程建设和参与维护服务等形式,让村民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盘活了长期闲置土地,村集体年增收达10万元,带动村民50余人就业。教授村民君子兰种植技术,发放种兰用于庭院种植繁殖,户均增收约达2000元。文旅产业带动,随着农场的发展,周边的农家乐、民宿等产业逐渐兴起,进一步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