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逐渐进入高发季节。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防治所主任医师李岩提醒,流感多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于发病3至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迹象,请立即就医。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系。李岩介绍,目前我省检出病原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
流感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感染者在说话、打喷嚏和咳嗽时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密闭或通风不畅且人群密集的场所,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发生空气传播。
感染流感病毒后多数患者以发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起病,体温可达39℃—40℃,表现为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可有畏寒、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流感病毒感染可导致慢性基础疾病加重,并发症中肺炎最为常见,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急性肾损伤和肾衰竭、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休克等。”李岩提醒,老年人、儿童、慢病患者、孕妇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易发生重症,患病期间要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接触他人时佩戴口罩,一旦进行性加重,请及时就医。
李岩说,预防流感建议采取“疫苗+卫生习惯”的双防线策略。9月至10月是最佳的接种时间,上述时间内未接种的人群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接种。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经济、有效的措施。
李岩提醒,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不随意丢弃带有分泌物的纸巾,保持手卫生,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此外,根据气候变化适量增减衣物、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均衡营养,进一步增强自身免疫力。(河北日报记者 崔丛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