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阜城邓屯村:五点共融促振兴

“种着博阳甜瓜,守着生态农场,闲了去文化长廊散步、农家书屋看书,咱农民的日子比蜜甜!”在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蒋坊乡邓屯村,甜瓜种植户丁大叔望着大棚里硕果累累的果实,脸上满是笑意。这个毗邻阜城工业园区、仅有75户220口人的小村庄,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实现党建、产业、文旅、法治、文化“五点共融”,先后获评省级美丽乡村、河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多项荣誉,成为衡水市乡村振兴的标杆村。

该村始终把党建摆在首位,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平均年龄降至36岁,16名党员成为乡村发展的“主心骨”。通过开展党员创星、示范岗挂牌、志愿服务队组建等活动,构建“党委抓支部、支部带农户”的帮扶模式,创新“1+1”结对帮扶、“1+10”联系户制度,21户脱贫户全部稳定脱贫。村“两委”还累计办结“开门一件事”96件,投资2万元建20吨地泵方便瓜农交易,修建5座扬水站节约灌溉成本,组建法律服务团队化解矛盾,让村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立足“农耕文化小镇”定位,邓屯村走出一条“多元产业促增收”的新路。他们改良培育博阳系列甜瓜品种,近百亩甜瓜种植基地每亩均收入超2万元,成为村民致富“甜蜜产业”。10亩废弃坑塘变身生态垂钓园,年产渔获产值达20余万元;30亩振农怡乐生态农场打造农耕体验区,吸引城里人认领菜地,实现城乡资源共享;200千瓦光伏电站、温室大棚租赁等项目壮大集体经济,形成“种植+文旅+光伏”的多元增收格局。“土地流转有租金、大棚务工有薪金、光伏分红有股金,咱的收入渠道越来越宽。”村民们算起增收账,满脸自豪。

“村里道路硬化了,夜晚路灯亮了,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比城里还宜居!”在外务工返乡的刘某峥说。近年来,邓屯村累计硬化巷道8000平方米、田间道路2100米,绿化1600平方米,安装30盏节能路灯和40个高清监控,完成72户改厕,让村庄旧貌换新颜。在乡风文明建设上,成立红白理事会、修订村规民约,评选美丽庭院60户、县级以上文明户10余户,文明节俭蔚然成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配备大鼓、二胡等乐器,舞蹈队定期会演,40平方米农家书屋藏书近3000册,5000平方米法治文化长廊潜移默化传播正能量,让村民精神生活愈发富足。

“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建+产业’‘党建+治理’融合模式,深挖农耕文化内涵,壮大特色产业集群,让文明之花常开、富民之路越走越宽。”蒋坊乡党委书记魏建林称,将以更实举措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让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攀升。(庞琦 殷建强  燕赵农村报记者李晓阳)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穆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