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10月30日,许俊富(右)和同事在研判案件线索。 河北法治报记者 张志青 摄
河北法治报记者 张志青
11月3日一早,省公安厅高速公路公安局一分局刑侦治安大队负责人许俊富已端坐办公室电脑前,细致梳理一起货车逃费案件的线索。“有警出警,无警便扎进数据里摸线索,或是整理移送检察院的证据材料,前几天刚从外地取证回来。”48岁的他语气平和,眼神儿却透着一股锐利,仿佛能穿透数据的迷雾,直抵真相。
许俊富现任省公安厅交管总队高速交警一支队石家庄大队副大队长,负责高速公路公安局一分局刑侦治安大队工作。从警26年,他先后驻守京沈、京沪、京港澳三条交通大动脉,把青春和汗水抛洒在了绵延的高速公路上。他创建的假牌假证查缉工作法、“三步追逃技战法”,在全省公安交管部门推广;办理的全省首例非现场侦办高速公路长距离逆行涉刑案件、全省首例对“百吨王”运输企业追究刑事责任案件,打破思维定式,为我省同类案件办理打了样,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许“首例”。他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并于日前成功入围 2025年“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
剑指“百吨王”:高速刑侦案件的“破局者”
为进一步强化高速公路管理水平,确保群众出行安全,河北高速交警被赋予了治安防控、刑事案件侦办新职责。这意味着,高速交警不再仅仅处理交通违法、疏导交通秩序,更要直面侦查、破案、抓捕、审讯等原本属于刑警的工作。
“让我来,我就喜欢干点不一样的!” 面对刑事案件侦办这一全新课题,许俊富主动请缨。缺乏办案经验,他主动前往刑警队、派出所跟班学习,拜办案能手和法制行家为师,向书本、向案例学习。没有先例可循,他就多方请教、查阅大量相关理论书籍,不断尝试突破,不断总结经验。他还牵头起草工作规范,梳理出高速公路领域常见的12类刑事案件办案流程,明确现场保护、证据提取、协作联动等86项具体要求,填补了我省高速交警刑事侦查制度空白。
短短8个月,许俊富带领团队突破“从零到一”的瓶颈,从一名“刑侦新兵”蜕变为“刑侦尖兵”,成功侦办多起高速公路刑事案件,为全省高速公安改革提供了样板。
2024年10月的一天,京港澳高速公路石家庄入站口,两辆重载的半挂牵引车不顾收费站工作人员阻拦,强行闯卡上路。收费站称重显示,两车均超核载质量150%,是妥妥的“百吨王”,且所属的外省某运输公司长期有超限记录。
按照以往执法惯例,对于此类车辆超载运输行为,大多是处以罚款、记分、卸载以及责令整改等措施,但“以罚代管”的模式,难以形成有效震慑,超载现象屡禁不止。货车超载的道路安全风险极大,但若要列入刑事案件处理,是高速刑侦面临的挑战。
“隐患这么大!必须要从源头上打击背后的违法企业!” 许俊富果断决定。然而,办案中却面临种种困难:涉事企业在外省,他带队调查,发现对方台账不清,掩盖违法痕迹;检察机关两次提出“补充侦查建议”;认定“危险作业罪”,必须是有“现实危险”,而如何认定缺乏明确标准,需要专业数据支撑。
“总得为第一起案件蹚出一条路来!”带着这样的想法,许俊富往返交通、质检等6个部门,调取涉案公司3年货运台账、132次称重记录,筛选出17辆车长期超限的铁证;邀请检察院提前介入,并组织法制专家、道桥工程师召开5场论证会,用货运数据证实“每趟超限运输均存在爆胎、侧翻风险”,最终形成完整的证据闭环。
2024年10月31日,在许俊富锲而不舍的坚持下,涉案公司法定代表人因涉嫌“危险作业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成功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这是我省首次追究“百吨王”背后的运输企业刑事责任。
追查逆行案: 细节里的“破案能手”
“有人高速路逆行,差点撞上,太危险了!”2024年12月9日凌晨1时许,多个司机先后打来报警电话。
在高速公路半夜逆行,酒驾或毒驾的可能性极大。然而,等找到那名逆行司机齐某某,酒检、毒检结果都正常,且齐某某一口咬定“因为疲劳驾驶才走错路”。
以往,此类案件没造成事故,多按“逆行”予以行政处罚。但许俊富和队友调取司机逆行路段87个摄像头、50TB公共视频数据,终于锁定齐某某的逆行轨迹——在高速公路逆行长达50公里,多次险些与正常行驶车辆相撞。
按常理,司机发现逆行后,会尽快寻找机会掉头顺行,这名司机的疯狂举动背后一定有原因。
在询问齐某某时,他无意间说出事发当天晚上和几个朋友在某饭店吃饭。许俊富抓住这一细节,带队走访那家餐馆,调取公共视频,固定消费记录、服务员证言,证实齐某某和朋友三个人一起喝了两瓶半白酒,视频显示其步态明显不稳,甚至两次摔倒。围绕“酒后”“深夜”“长距离逆行”三个核心要素,许俊富和队友研读法条,认定“其行为已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现实威胁”,符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标准。
后来,该案顺利起诉,法院依法判处齐某某有期徒刑3年。据介绍,此案是全省首例非现场侦办的高速公路长距离逆行涉刑案件,为我省高速交警对高速公路醉酒驾驶、逆向行驶等严重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蹚出了路径,也为全国同类案件办理提供了“样板”。
科技赋能: 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的“数据猎手”
今年6月25日9时,西柏坡高速霍寨收费站,一辆刚驶出站口的集装箱车被民警引到路侧。原来,这辆车上了许俊富创立的“重点高频车通行数据模型”名单——名单上都是通过高速公路卡口相关信息筛出有异常行为的重点车辆。许俊富一步步调查,最终发现了端倪,将这起假冒国际标准集装箱逃费案办成全省首例。
高速路网跨度大、违法隐蔽性强。许俊富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联合科技部门研发“警跃+千手”AI 模型,创新“数据研判+定点拦截+流动巡查”工作法,破获非法营运、“大车小标”、涉烟花爆竹、诈骗、盗窃、抢夺等一批案件。
有了科技的加持,针对以往在高速公路上经常发生的“跑长买短”“倒卡换卡”等偷逃高速费行为,许俊富牵头建立“高速逃费大数据分析平台”,对接交通部门的通行记录、收费站的视频数据,实现逃费行为精准识别。2024年下半年以来,许俊富和队友加大了对涉高速公路逃费案件打击力度,立案57起,对63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追缴高速通行费400余万元,辖区高速公路偷逃费案件下降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