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权威访谈丨奋力开创“生态强市、魅力承德”现代化新局面——访承德市委书记柴宝良

国网新源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河北日报资料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承德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蒲公英宣讲矩阵”为载体,开展系统化宣传宣讲,组织市县乡村四级干部轮训,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干部群众心中扎根。全面落实中央全会精神,高质量编制全市“十五五”规划建议和规划纲要,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承德落地生根,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十四五”期间,承德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生态质量稳步提升。全市空气质量保持全省领先,入京津水质全部达到Ⅱ类以上标准。实现碳汇交易6500万元,占全省的81%。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主导产业提质升级。全市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400万千瓦,较2020年增长218%;抽水蓄能并网、在建、获批总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抽水蓄能产业集群。文旅康养产业精准提升,“皇家避暑地·热河温泉城”品牌在京津叫响,全面融入“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大格局。钒钛新材料、绿色食品和生物医药、特色智能制造、大数据等产业不断延伸链条、优化升级。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与京津的产业协作和创新协同,新增京津合作项目371个,69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承德,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每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持在80%以上,成功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谋篇蓄势。承德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奋力开创“生态强市、魅力承德”现代化新局面。坚持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加快全面绿色转型。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夯实绿色基底。着力推进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在碳排放核算上积极探索,在能源结构调整上先行先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承德特色的全面绿色转型路子。

坚持以“三化融合”为方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加快推进风光水储氢一体化发展,着力构建资源利用、装备制造、能源应用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打造京津绿色能源供应基地。深入实施“旅游+”战略,一体推进全域全季旅游业态场景创新、温泉医养康养提质升级,着力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城市。推动钒钛新材料、绿色食品和生物医药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前瞻布局低空经济、算力中心等未来产业,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教育强市、科技强市、人才强市建设,畅通“京津研发、承德转化”的创新通道,打造“小微、科小、高新、领军”科技企业递进培育模式,加快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让新质生产力充分释放。

坚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重点,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围绕京津冀合作共建的“六链五群”,深化产业链对接,加强供应链合作,在对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不断深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强化规划协同、政策协同、产业协同,着力打造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优选地”。

坚持以造福人民为价值取向,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扩面提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河北日报记者 李建成 陈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