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真情调解 收获乡亲们的信任

讲述:成安县沈光祥调解工作室主任 沈光祥

整理:河北法治报记者 张世杰

我是成安县商城镇秦家营村土生土长的农民,接触调解工作二十多年,成功调解矛盾纠纷上千起,每一起都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份工作的意义与价值。作为沈光祥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我们以脚步丈量民情,以真情化解心结,田间地头、街头小巷,都曾留下我们调解纠纷、沟通民意的身影。

自学法律知识帮乡邻维权

三十四年前,我高中毕业后,在村里开了家百货商店,晚上闲下来的时候,总想着要学点什么。有一次,在县城的新华书店,我偶然翻到一本民法通则法律读本,这一看就入了迷。经过几年的刻苦自学,我不仅拿到了法律专业的大专文凭,还考取了法律工作者证,就在那一年,发生了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事。

我们村的王大哥在预制板厂打工时,不幸被蒸汽严重烫伤,在误工赔偿问题上和厂里始终谈不拢。我主动找上门说:“王大哥,这事我来帮你协调。”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带着打印出来的相关法律条文和在法律书刊里找到的类似案例,往返企业和王家七趟,经过反复沟通协调,最终为王大哥争取到了12万元的赔偿款。

当王大哥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握住我,泪流满面地说“光祥,你救了俺全家”时,我的眼眶也湿润了。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自己学习法律的意义。自此,我和调解工作便结了缘。

2004,我担任村干部后,调解纠纷也成了我的一项日常工作。村民们有啥事,都爱找我来给评理说事。我也乐在其中,用心做好每一次调解工作。慢慢地,我在周边村镇小有名气,附近有啥不好调的纠纷,大家都来找我。我的调解工作也实现了跨越提升,为了做好调解工作,我把自己经营的商店腾出部分房间,专门搞调解工作。2014年,成安县司法局在我村设立了沈光祥调解工作室,我们的调解队伍也得到了壮大,村里热心调解的4名村民加入调解室参与调解工作。多年来,我带领着调解工作室一起调解了1400多起纠纷,帮乡亲们挽回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让多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归于好,还帮助38家企业化解矛盾、平稳发展,服务覆盖近8万群众,奠定了沈光祥调解工作室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品牌影响力。

高效解纷有秘籍

在长期基层实践中,“沈光祥调解工作室”形成了一套融合法治精神与乡情治理的调解模式:情法融合,平衡利益诉求:既恪守法律准绳,也注重乡情伦理,寻求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

去年,我们村有两户人家因为宅基地纠纷差点儿动起手来。我把他们请到调解工作室,先是拿出土地管理法,把相关的法律规定讲得明明白白,又带着他们回忆两家祖辈互相帮衬的往事:“还记得那年发大水吗?你们两家老人还一起堵过决口呢!”说着说着,两家人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最后双方各让一步,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沈光祥调解工作室的调解经验还在于调解主动介入,精准溯源清淤,改变被动等待诉求上门的模式,靠前站位、主动排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晚都要在村里转两圈。看到张家的树枝伸到李家的房顶上了,就提醒他们及时修剪;听说谁家婆媳闹别扭了,就上门坐坐,拉拉家常。

多元协同,凝聚化解合力也是沈光祥调解工作室的调解经验。我们积极联动村镇组织、企业单位及群众信赖力量,构建多方参与的调解网络,形成调解工作合力,让纠纷得到及时化解。

我们注重在调解工作中普法,拓展服务维度,把每一个调解过程转化为法治公开课,向当事人及身边群众讲解相关法律知识,达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每调解完一起纠纷,我都要把当事人和围观的乡亲们召集起来,结合这个活生生的例子,给大家讲讲相关的法律知识。时间长了,乡亲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了,都知道遇事要找法,依法办事。

一站式平台为群众解忧

沈光祥调解工作室在不断探索中发展,也超越了传统纠纷调解的范畴,发展成为集调解、咨询、普法、援助、信息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

我们在调解工作室设置了“和谐茶桌”,在这里,一壶清茶,几句贴心话,让无数对吵架的夫妻重归于好,让反目的邻里冰释前嫌。我们开办了“普法微课堂”,免费提供法律书刊,成为村民学法用法的重要场所;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进企业、进学校,播撒法治种子。我们这还成了村里的“信息枢纽”,义务为乡亲们收集发布用工信息、农产品销售信息,帮助200多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在县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配备了视频调解设备,实现了线上线下调解相结合。记得2022年春天,我们曾通过视频成功调解了多起纠纷,曾有当事人在屏幕那头激动地说:“真没想到,不用出门在家就把问题解决了!”三年多时间,我们通过线上方式调解了186起纠纷,我们服务不间断,群众好评连连。我们积极传经送宝,带动周边村镇建立调解组织,促进了区域调解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集群优势。

这些年来,我先后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河北省劳动模范”“邯郸好人”等多项荣誉称号,沈光祥调解工作室也被评为“邯郸市十佳调解工作室”。在我心里,最珍贵的不是这些荣誉,而是乡亲们那句朴实的“老沈,这事你得管管”的信任。

我今年56岁,调解工作室也已经成立了十余年,只要大家还需要我,还需要我们调解工作室,沈光祥调解工作室就会一直开下去。我要继续为乡亲们服务,让法律的阳光洒满村镇的每个角落,让和谐的春风吹进千家万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