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影像河北丨走!到渤海“放牧”去

10月24日6时许,渤海湾晨雾还未散尽,张云岭站在渤海祥云湾新戴河渔港码头,观察风浪变化。

10月21日,滦南县嘴东海域海洋牧场,渔民正在从网箱里捕捞养殖的河鲀。

作为唐山海洋牧场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云岭一心牵挂的便是祥云湾海域的那片“海底森林”。2009年以来,该公司通过持续建设贝藻礁区、增殖放流,努力修复改善海域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生物资源量。如今,渤海祥云湾修复区域的主要水质指标常态化保持国家一类标准,总生物量比修复前增加了44倍,海藻覆盖率从几乎为零恢复至15%以上。

10月21日,唐山海都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将河鲀幼鱼放入养殖池。

唐山是我省渔业大市,坐拥近230公里海岸线、4467平方公里海域。近年来,唐山市加快推进海洋牧场建设,促进区域海洋生态环境优化和海洋生物资源恢复,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

10月24日,唐山海洋牧场实业有限公司冷藏室,技术人员正在查看用于海洋修复的海草种子。

在唐山海洋牧场实业有限公司监控中心高清画面中,牡蛎礁层叠、藻林茂盛,鱼儿成群游弋;在滦南县嘴东海域,一排排网箱整齐排列,一条条肥美的河鲀自在游动;在乐亭县海域,网箱培育的绿鳍马面鲀迎来丰收,渔民们忙着起捕、分拣……

10月24日,渤海数字孪生海洋牧场联合研发中心,技术人员正在检测唐山湾海洋牧场海域的水质。

如今,唐山市已创建7家国家级海洋牧场,覆盖海域面积4250公顷,配套建设海上多功能平台、监测系统等智能化设备,不仅促进了渔业资源种群恢复,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而且海洋牧场所生产的海参、扇贝等高档海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10月22日,乐亭县海洋牧场,渔民正在捕捞网箱培育的绿鳍马面鲀。

“捕鱼回来喽!”在新戴河渔港,渔民孙继臣带着游客出海归来,面露笑容。他说,以前他们出海捕鱼,风险大,收入也不稳定,“如今依托海洋牧场,旅游季搞休闲渔业,淡季就在周边捕点鱼,每年能收入十多万元”。

10月22日,乐亭隆伟海洋牧场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大棚内试养海胆。

10月24日,唐山海洋牧场实业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清理保养智能网箱。

唐山市科学编制现代海洋牧场建设规划,统筹优化海洋牧场发展布局,努力打造“一带三区多业态”,即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为引领,发展海洋牧场产业带;建设乐亭、唐山国际旅游岛—曹妃甸、丰南—滦南三个海洋牧场核心构建区;发展生态修复、资源养护、种苗繁育、水产品流通加工、产业服务保障、渔旅融合等多种海洋牧场产业形态,加快建设“蓝色粮仓”。

文/河北日报记者 王育民

图/河北日报记者 赵 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