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瑞安一口停产10多年的不锈钢锅,因为一则15秒的寻锅视频火了。这口锅,婆婆用完媳妇用,30多年过去,仍旧不锈不粘,被网友称为“传家锅”。面对汹涌求购潮,瑞安各部门围绕企业需求,主动上门服务,及时帮助企业重新生产。(据《浙江日报》11月4日报道)
“传家锅”的走红看似偶然,实则是品质与需求共振的必然。当下技术迭代加速、产品更新频繁,但消费者对“好用”“耐用”的追求从未改变。这口材质普通、价格亲民的炒菜锅,经过30多年的烟熏火燎仍然好用,其秘诀藏在生产者的匠心里:最初手工锻打时一锤一锤敲打,后来改用机械压铸,厂家仍然严守手工锅的品质标准。网友冠之以“传家锅”,调侃中满是对过硬品质的认可,汹涌求购潮更体现出人们对品质国货的期待。
寻锅热度在网络发酵之后,瑞安当地的“接锅”后续更令人动容。停产10多年的厂家,面临设备老旧、专利过期的困境,想要抓住流量复产困难重重。瑞安各部门组成临时服务团,主动为“传家锅”复产把脉问诊:监管部门邀请检测专家提前介入,应急管理部门上门“体检”厂房结构、消防设施、电气线路。不足10天,生产线重启,各部门用服务温度帮厂家接住了“泼天流量”。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政企联动,更为服务民营经济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传家锅”的品牌名是“汇十方”,恰与此次事件形成奇妙呼应。企业当初取名时,或许只是怀着“汇聚各方力量”的朴素希冀。如今,网友寻锅、部门“接锅”、企业产锅的接力,仿佛地瓜藤蔓一样把市场需求、政府助力以及民间力量汇聚到一起。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比例超过92%,在这一宏观数据背后,既有大企业,也有许许多多像“传家锅”厂家这样的小企业,他们是产业链的毛细血管,却常因资源有限,在市场机遇面前力不从心。“传家锅”的成功复产证明,只要政企协同、内外发力,小企业也能接住时代的流量馈赠。
“传家锅”的走红与复产,也让人看清了品质国货从“网红”变“长红”的密码——从活力28到蜂花,每一次国货翻红的背后,都藏着“品质为王”的硬道理。像“传家锅”那样,把普通的产品做得不普通,好产品才能被更多人看见。
“传家锅”复产的故事,是品质的胜利,也是政府服务温度的见证。对企业来说,坚守品质、勇于创新是立身之本;对政府而言,主动靠前、精准赋能是应有之义。二者同频共振,就能让更多品质国货“长红”,让众多企业在市场土壤中扎根生长,书写更多老品牌焕新、新品牌崛起的精彩故事。(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