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邱县交通运输局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道路客运服务网络,一体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打通了城乡快递物流的毛细血管,为全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铺就了“幸福坦途”。
织网——加强农村公路通达能力建设
近年来,邱县坚持“乡村振兴,交通先行”,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摆上重要日程,持续加大投入力度。邱县交通运输局严把质量关,高标准建设农村公路主干道,拓宽改造了窄路面,形成了覆盖全县、串联镇村、对接城区的交通网络。五年来,全县累计投入3.94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89.21公里,建成142条联村路,农村道路总里程达900多公里,全县农村公路等级路率、农村公路列养率均达100%,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99.56%。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有效解决了农民“耕作难”“出行难”和“运输难”等问题。
布线——优化城乡公交线路布局
邱县交通运输局按照“县、乡、村”一体和“路、站、运”统筹规划,构建起以道路客运班线为主、城乡客运为补充的道路运输经营格局。截至2024年底,县城3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线路达7条,城市道路客运公交化率 100%,已经实现全域公交。此外,高质量建成了50余条支线线路,辐射全县217个行政村。县、乡、村三级公交网络的完善,构建起干支相连、外联快捷、内联通畅的公交网络,实现了公交客运线路“村村通”。通过优化线路、班次、运力等资源配置,提高城乡客运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城乡居民的出行需求,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融合——以公交推动农文旅相辅相成
邱县交通运输局通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带动沿线休闲农业、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他们多次实地研究线路客流,合理布局和规划旅游交通线路,形成完整的旅游交通网络,制定邱县精品旅游专线。专线主要景点有青蛙漫画馆、盛水湾玫瑰产业园、老沙河观光带、红薯小镇、文冠小镇。邱县以承办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打造工业旅游、红色旅游、文化休闲旅游、康养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老沙河观光路沿线已经形成观光带、产业带、生态带,成为群众热门休闲的“打卡地”。全域公交的发展为邱县城乡旅游带来新动力,旅游专线的开通,带来了旅游消费人群,沿线居民依托交通线路和游客资源,兴办农家乐、民宿等特色服务项目,为沿线百姓开拓新的致富渠道。
升级——畅通城乡物流快递“毛细血管”
去年以来,邱县交通运输局积极探索“客货邮”融合发展,以“场站资源共享、运力资源共用、信息资源互通”为重点,通过城乡公交、邮政站点网络、运力资源共享共用,努力打造农村客运、货运、邮政快递融合发展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构建县区、乡镇村社三级物流网络体系。先后开通邮路3条、创建示范点8个,实现农村物流和城乡客运共享共赢。公路沿线先后建起的新马头镇十里桃花园“桃花小镇”、邱城万亩苗木种植基地“丝木棉小镇”等七个特色产业小镇,沿路产业带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在“客货邮”的带动下,邱县丝木棉产业已发展成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吸纳周边村360多户群众到基地务工,实现人均年增收1.2万元;邱县的蜜薯、水果、文冠果等特色农产品实现及时快速外销。“客货邮”融合,既打通农副产品外销通道、激活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主渠道,又提升群众就医、上学、购物的便捷度,更促进农民思想转变与乡村文明提升,为和谐乡村筑基。
邱县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四部曲”,有效畅通“工业品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渠道,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力支撑,得到全县百姓的高度赞誉。(王振勇)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穆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