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播撒法治种子 护航成长之路 ——我省检察机关开展系列法治进校园活动侧记

“同学们,如果‘浪浪山’的小妖怪被其他妖怪起了难听的外号,还被孤立了,它该怎么办呢?”近日,石家庄高新区北豆小学的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课正在进行。石家庄高新区检察院未检干警将热门动画形象“请”进了课堂,孩子们在举手抢答中,轻松分清了“隐性欺凌”与“显性欺凌”的区别,也将“及时报告、勇敢说不”的自我保护知识深深印入脑海。

这场以“远离违法犯罪,护航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普法活动,是我省检察机关开展系列法治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9月份以来,我省检察机关抓住关键节点,以“远离违法犯罪,护航健康成长”为主题,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全省未检干警已走进2215所学校,开展宣教2121场,惠及学生180余万人,发放宣传资料23万余份,播放主题宣传片621个。

提前部署,集中开展法治教育

新学期,新起点。为倾力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省检察院第九检察部印发《关于开展全省检察机关开学季“法治进校园”活动的通知》,对法治教育工作做出统一部署。

省检察院要求各地利用九月开学季进校园开展法治教育,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义利观、是非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远离犯罪,健康成长。

活动部署以来,全省三级检察院将开学季法治进校园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让学子多一份来自法治副校长的特殊守护。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到石家庄市第二中学就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进行调研,进一步增强了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合力,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

在领导班子的示范带动下,检察长、副检察长纷纷以法治副校长身份走进课堂,为学生讲授法治课,用权威视角、生动案例传递法治力量,带动更多的检察干警走进校园讲授法治课,形成全员积极参与的良好风尚。

精准施教,提升法治教育针对性

法治教育并非“一刀切”。全省未检部门坚持分类指导、按需施教,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与认知规律,量身定制普法内容,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

面对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的低龄学生,法治课的关键在于“趣味”与“互动”。在邯郸市,检察官研发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向校园欺凌说“不”》主题课件,将桀骜不驯的“魔童哪吒”形象转化为法治教育的生动载体。孩子们在检察官的引导下,解锁隐藏在电影情节里的“法律盲盒”,在欢声笑语中理解了反对霸凌、珍爱友谊的道理。

青春期是叛逆与易感的危险期,也是树立法治观念的关键期。中学阶段重在“法治警示”。安平县检察院检察官在第二中学、启蒙中学等学校通过真实案例解析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的关系,讲解刑事责任年龄、正当防卫等概念,现场解答学生关于维权、自护的困惑,引导学生明确行为边界,树立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对于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检察机关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挽救措施。省检察院部署各市检察机关统一赴专门学校开设“冀望开来·法治学堂”法治课,法治副校长列席一次校务会。衡水市两级院以院为单位指派优秀干警每周五到专门学校讲授法治课程,截至目前已完成授课27场。一位参与授课的检察官动情地说:“他们的确走错过路,但我们的责任,就是成为那座灯塔,用法律的光芒,帮他们找回正确的航向。”

法治阳光,也应平等地照耀每一个特殊角落。检察机关还对特殊群体“重点帮扶”。他们积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采取教育挽救措施。

在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一场名为“法护特殊少年 共筑成长防线”的联合法治宣传活动正在开展。检察官与老师们配合,他们通过模拟法庭、联合法治课堂、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让他们学会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丰富形式,增强法治课堂感染力

“哇!太真实了!”在衡水饶阳县五公镇初级中学,学生们正争相体验VR心理教育平台。戴上VR设备,他们瞬间“置身”于一个虚拟的校园冲突现场,需要在紧张的情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一旁,还有同学在未检智能普法一体机上点击答题,在游戏中学习法律知识。

“引入科技元素,赋能普法,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法治精神。”一名未检干警坦言。

面对新时代未成年人的信息接收习惯,全省检察机关积极探索法治宣传教育的新载体、新方法,努力让法治课更加生动活泼、深入人心。

科技赋能的同时,实践教学基地也焕发新活力。

在张家口怀安县未成年帮教基地,一场由学生扮演法官、公诉人、辩护人和被告人的模拟法庭正在上演。剧本改编自真实的未成年人盗窃案例,使法律知识不仅被“听进去”,还能被“记得牢”。

武安市检察院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开展“基地·检察开放日”,综合采用故事教学、角色扮演、案例研讨、知识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让法治教育在互动中浸润心田。

部门联动,提升法治教育实效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全省检察机关会同当地教育、公安、司法行政、妇联、网信等部门联合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凝聚各方力量开展法治教育。

在张家口市第一中学的主会场,张家口市检察院联合市教育局、公安局、法院,为全市中小学生献上了一场精彩的“开学第一课”。这种“线下授课+线上直播”方式,为全市所有中小学共计20余万名学生送上普法课。活动得到市委相关领导专门肯定批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

遵化市检察院联合遵化市司法局、教育局打造“百校千班万人同上一节法治课”直播活动,实现优质法治资源广泛覆盖。邢台市检察院联合信都区检察院、信都区教育局携手开展法治进校园开学第一课活动,首次通过公众账号直播方式,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普法教育,实现了全市有史以来法治进校园最大范围、最强声音的效果呈现。秦皇岛海港区检察院联合区委网信办共同将网络安全法治教育纳入宣讲重点,构建“检察+教育+网信”多方协同的未成年人保护格局,为孩子们在虚拟世界的冲浪之旅保驾护航。

九月开学季虽已过去,但青少年法治教育远未结束。如何在工作的精细化、品牌化以及长效机制建设上持续用力,仍是摆在所有未检人面前的课题。

省检察院第九检察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检察机关将继续立足未成年人检察职能,依托“冀望开来”未检工作品牌,持续开展送法进校园法治宣传活动,扩大未成年人保护普法教育范围,丰富法治教育内容,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优质法治服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检察力量。(赵英爽 董会巧 柳红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