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邵小辉)近日,承德县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团队先后走进县第三小学、大平台中心小学,开展“筑牢法治意识,远离校园欺凌”主题法治宣讲活动。
干警结合真实案例,详细拆解了校园欺凌的常见形式:肢体、言语、关系、网络,并阐释了欺凌行为的认定标准,打破“开玩笑不算欺凌”的认知误区。同时,干警指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应主动关注孩子的行为与心理状态,既要教育孩子不成为欺凌者,也要引导其学会自我保护。

承德县法院少年审判团队送法进校园。
针对“未成年人违法不用担责”的错误观念,干警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规定,以贴近校园生活的案例,生动讲解欺凌行为可能面临的民事赔偿、行政处罚乃至刑事责任。同时明确家长在未成年人出现欺凌行为时可能承担的监护责任,让师生与家长共同认识到欺凌行为的严重后果。
干警们还传授自我保护方法,第一时间向老师和家长求助,并注意固定证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干警向家长发出倡议,要求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加强日常沟通与关怀,主动配合学校及司法机关形成合力,共同筑牢校园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