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围场:课间玩出“新花样” 多彩活动润童心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陈杰)近年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始终将“多彩课间”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持续深耕课间活动建设“多彩课间”建设为抓手,将文化传承与体能锻炼融入日常,为县域素质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

第一小学的同学们在学习射箭。

县第一小学,课间铃声一响,校园瞬间切换为“运动乐园”。操场上,三大特色活动区域十分热闹射箭区前,小射手们在老师指导下调整站姿、握弓拉弦。跳绳区里,学生们组队挑战“8字跳”“集体同步跳”竹竿舞区里,伴随着清脆的竹竿敲击声,学生们按节拍穿梭跳跃,既展现了身体协调性,又传递出传统民俗的灵动气息。

县第六小学的课间则充满“童趣与协作”。在低年级活动区,“老鹰捉小鸡”的经典游戏正在上演高年级学生则聚焦多人跳绳,10人一组的长绳队伍里,有人负责摇绳把控节奏,有人依次跃入绳中,考验着团队的默契与配合。

除了县第一小学、县第六小学的特色探索,围场其余中小学则以“规范锻炼”为核心,将课间操、跑操作为日常标配。每到课间,学生们身着统一校服,在班主任与体育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列队,伴着广播口令完成伸展、弯腰、踢腿等课间操动作冬季时,部分学校还会将课间操调整为慢跑,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绕操场行进。

围场立足满族蒙古族聚居的地域实际与城乡学校差异,分层推进“多彩课间”建设同时,定期开展校际交流,让不同学校的课间经验相互借鉴,逐步形成“一校一特色、全县全覆盖”的课间育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