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接力守护!当雄安小小志愿者“遇到”百年枣树→

小小志愿者 接力护古树

10月16日,在雄安史家胡同小学,雄安新区教育局工作人员正在为学生们介绍古树相关情况。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李畅摄

10月16日下午3时30分,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内,一场特殊的交接仪式正在举行:6名六年级学生从首届守护古树志愿队队员手中接过了志愿者卡牌,正式成为新一届守护古树志愿队队员。

他们要守护的两棵古树,都是枣树,树龄分别为200年、300年。这两棵古树原来的家,位于雄安新区容城县平王乡昝村,生长在村民家的庭院中。

随着雄安新区加快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根据规划,两棵古树所在的村庄将建设为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村民搬迁了,村庄成了建设工地,两棵寄托着乡愁的枣树何去何从?

去年年初,雄安新区教育局高校疏解服务处负责人高超把电话打到雄安史家胡同小学,询问学校是否愿意接收这两棵百年枣树。

接电话的是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副校长化国辉,得知此消息,他立即赶到建设工地:“我们校园里有一处枣趣园,接收它们再合适不过了,这真是难得的缘分!”双方当场为两棵枣树选定了新家。

正式移植树木那天,恰巧是2024年3月12日植树节。化国辉带领师生站在院中郑重迎接古树的到来。当吊车将枣树缓缓放入校园、栽种于枣趣园中时,孩子们纷纷围拢过来,为新伙伴培上湿润的泥土。

搬到新家后,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给两棵枣树挂上了“乡愁保护点”的牌子。雄安史家胡同小学成立了守护古树志愿队,招募六年级学生作为志愿者,照护古树的成长。

“观察长势、浇水施肥,我们全心投入树木的管护。”交接仪式上,首届守护古树志愿队队员刘妮可回忆道,有段时间枣树遭遇蚜虫,每个课间他们都跑到枣趣园查看,直到蚜虫慢慢减少,树叶重新变得油亮,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在小志愿者们的悉心呵护下,两棵古树在新家长势很好。“作为新一届守护者,我们承诺,从日常观测到管护记录,再到文化故事的挖掘传播,每一项工作都做到细致入微。”交接仪式上,新一届守护古树志愿队队员代表周润忻说。

从设立伊始,雄安新区便着力开展乡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古树不挪、古建筑不拆、古牌坊不搬”的原则,实在需要挪的古树、老物件等,皆要为其寻觅合适的新家。目前,雄安全域登记在册的物质类乡愁保护点2300余处,其中曾长在居民家中的古树均挂上“乡愁保护点”的牌子,得到妥善安置。(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康晓博 记者 曹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