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沉到一线 急难愁盼现场办

10月28日,邯郸市复兴区二六七二街道陶二社区“流动办公桌”前,街道干部与反映问题的群众认真交流。河北日报记者 陈正摄
“8号楼2单元楼道内有杂物,楼梯灯不亮。”“小区内电动自行车没有集中停放地,乱停乱放影响出行。”……10月28日上午,邯郸市复兴区二六七二街道陶二社区“流动办公桌”前,不少居民或反映问题或进行政策咨询。
二六七二街道下辖4个工矿社区、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2.5万余人,部分社区、村庄分散,距离街道办事处办公场所较远,加之常住居民以中老年人为主,群众办理业务多有不便。
针对群众“上班没空办、老人不便办、扎堆排队办”等问题,今年8月,复兴区推行“流动办公桌”工作机制,组织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干部每周固定时间下沉社区、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基层一线,推动政务服务从“等群众上门”向“主动靠前服务”转变。
一张桌子、几把椅子,社区小院变身“露天办公室”,桌上摆着接待人员职务及受理事项范围的标牌。二六七二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山坐在桌前,认真听取群众诉求并不时记录。将问题归类整理后,他现场办公:属于小区环境卫生的,交给物业公司,并明确社区盯办人员;对于居民关心的供暖效果问题,他给出由社区、居民代表联合成立监督小组的建议。
听说“流动办公桌”搬到了社区,67岁的居民冀增海赶到现场,反映一个困扰他多年的问题。原来,他居住的沁河花园南院2号楼,楼体南侧雨水管道因年久失修,从4楼处断裂,每逢下雨,雨水下灌造成楼体渗水。
“走,咱现场看看去。”合上本子,王山跟着冀增海直奔现场。“改造难度不大,但改造资金是个难题。”王山说,沁河花园南院、陶二生活区是冀中能源邯矿集团原陶二煤矿职工生活区,居民楼多为20世纪80年代建筑,因移交地方时没有维修基金,一旦涉及房屋、楼体维修,费用就成了“拦路虎”。
“我们登记上了,一定给您个满意的解决方案。”王山说,按照“流动办公桌”工作机制,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列入台账管理,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限,确保问题及时妥善处理。
“通过设立‘流动办公桌’,让干部下沉一线倾听群众呼声,将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复兴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王扬介绍,截至目前,全区通过“流动办公桌”受理医保、物业服务、邻里纠纷等领域问题2559件,问题解决率96.9%。(河北日报记者 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