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在河北华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金属表面处理共享车间,工人正在加工汽车零部件。河北日报记者 徐华摄
10月31日,在位于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开园)的河北华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金属表面处理共享车间,一条6米长的阳极氧化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机械臂平稳移送铝件,经过去油、碱蚀、氧化等十余道工序,原本灰扑扑的零件泛起均匀、锃亮的金属光泽。
“过去我们要把零件送到天津或廊坊处理,就算提前约好,来回最快也得一天。现在家门口有了共享车间,当天完成加工后立马就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涿州市盛弘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建国指着刚下线的铝件说。
涿州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是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虽拥有汽车零部件企业53家,但却不能进行阳极氧化、电镀、电泳等金属表面处理,这是制约集群提质增效的“卡脖子”难题。
“金属表面处理是汽车零部件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由于环保要求高、设备投入大、工艺复杂,‘一家一户’根本无法解决。”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开园)管委会副主任张宇飞说。
单打独斗不行,必须抱团发展。2024年6月《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共享智造”行动方案》出台后,涿州市迅速成立工作专班,明确“以共享补链条”工作思路,将金属表面处理作为突破口,打造全市首个共享车间。
为了摸清家底,精准发力,张宇飞和专班同事带着问卷走访110余家企业,召开6场座谈会,最终梳理出20余家企业的明确需求——仅每月电泳、电镀等处理量就超过100吨。
调研过程中,河北华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进入他们的视野。这家企业不仅拥有耐腐蚀、防渗漏的高标准厂房,还具备完善的金属表面处理环评资质和独立的污水处理厂,是承载共享平台的理想主体。经他们牵线,该公司与涿州市盛弘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达成合作,共同建起涿州首个金属表面处理共享车间。
“目前,这个共享车间已形成覆盖镀镍、镀锡、镀铜、镀锌、镀铬、磷化及阳极氧化七大领域的表面处理体系,为涿州10多家域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服务。”河北华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润杰说,这种合作模式可为企业压缩加工周期35%以上,节省成本30%以上。
在共享车间外的空地上,记者看到新的厂房已经开始建设。李润杰说,他们追加投资3600万元,将新建热处理、电泳涂漆等新产线。
“从‘各自为战’到‘抱团发展’,共享车间不仅补上了关键一环,更重塑了涿州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生态。目前车间服务范围已辐射至北京、廊坊等周边地区。”张宇飞说。(河北日报记者 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