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望都县“小”乡村蕴育“大”文明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张斌“今天的饺子真香!这梆子戏听得真得劲!”10月29日,望都县赵庄镇小十五计村的孝老食堂里热闹非凡,村里30多位老人和志愿者们围坐在一起过重阳节。

图为活动现场。

赵庄镇小十五计村位于望都县东北部,全村常住人口约300人。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该村出现大量“留守老人”,其中,全村60岁以上老人90人,占全村人口的30%。如何解决老年人“养老不离村”的需求,成为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破解的治理难题。

近年来,赵庄镇和小十五计村认真研读政策,通过盘活资源,探索出一条以党建为引领,以“孝老扶智基金”为支撑,以孝老食堂为平台,以文明乡风为纽带的乡村养老治理新路径。

2022年6月25日,“小十五计村孝老扶智基金”正式成立。望都县慈善协会、爱心企业及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响应,累计捐赠款物超20万元。村里同步建立规范的基金管理制度,在银行开设专用账户,并在村内设立公示栏,定期公开收支情况,确保资金使用公开透明。

为切实解决老人就餐难题,小十五计村依托孝老扶智基金,采取“村里自筹+项目补助+社会捐助”的方式,筹集30万元在村委会东侧建成一座200平方米的互助幸福院孝老食堂。食堂配有独立厨房、餐厅、卫生间和活动室,不仅为老人提供安全、可口的餐食,也成了他们精神文化交流的温馨空间。“老人们行动都不方便,这碗拿不住就怕摔,我给大家买了这种不锈钢的,拿着稳当。”望都县慈善协会会长邝秀兰一边给老人盛饺子一边说道。

逢年过节,邝秀兰就带领慈善协会的志愿者们来食堂帮厨,每个月还定期到村里看看老人们都需要什么,给他们提供帮助,送去衣服、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

小十五计村孝老食堂厨师高金奎是村里一名72岁的退役军人,在部队的时候就是炊事员,自从村里建成了孝老食堂,他就主动要求为老人们义务做饭。从食材挑选,到菜品搭配他都亲自上阵,食堂的环境卫生更是干净整洁,前来吃饭的老人们对高金奎赞不绝口。

“孝老扶智基金”除了用于孝老食堂建设,满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之外,自2022年基金成立后,还为本村20名考上大学的新生颁发助学金2.4万元。

18岁的张世垚今年刚刚考入大学,就收到了村里颁发的2000元助学金。他激动地说:“村里给的资助和奖励,是父老乡亲对我的期望和鼓励。我会永怀进取之心,发愤图强,毕业后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小十五计村的乡风文明建设是望都县文明实践的一个缩影。为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明实践带来的便利,望都县委宣传部紧扣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服务宗旨,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模式,成立流动服务站,组建以理论宣讲、医疗服务、心理辅导、法律讲解、爱心食堂为主线的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所站,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里的小广场、小院子成了宣讲场所,开展文明宣讲进农村、村规民约上墙、好婆媳评选、道德评议会等活动,文明风尚深入人心。面向“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定期开展免费的医疗体检,常见病的预防,电话诈骗的防范方法,爱心课堂等文明实践活动,把群众所需带到了群众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