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文体


燕赵文化沃土生发的奇丽之花

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杨立元主编《心声与才气——名家聚焦夏玉祥多领域艺术创作》(河北教育出版社2025年6月出版)一书,嘱我为之作序,我欣然允诺。

我和夏玉祥都是冀东人,曾同在省直部门供职。2002年的一次会议上,我们第一次见面,很快成为朋友。那时候,我只知道他的公文写得非常好,并不知道他还有很多艺术上的爱好。直到两年之后,玉祥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摄影集《瞬间的永远》,我才知道他喜欢摄影,且水平甚高。不仅如此,我还从他题写的摄影集书名上发现了其书法造诣。他的字有传统韵味,有个性特点,很是不俗。我当时就问:“玉祥,你搞过书法?”他说,自己在小学和中学的时候练习过毛笔字,从1967年下半年,就撂笔了。我对他说:“你把笔拾起来吧,扔了很可惜。”凭着职业感觉,我那时就觉得他有书法天赋。玉祥答应了我,说要挤出点时间来练一练书法。过了几天,他拿着一幅刚写的岳飞词《满江红》请我过目,我愈加感到惊奇。完全没想到他写的不是行书、楷书,而是一般人写不了的草书。整幅字相当流畅,点画、线条、使转、造型、布局、气韵都透着灵气。

玉祥很勤奋,不怕辛苦,说到做到。据说,他写了很多字,所有作品都是利用节假日和晚上休息时间完成的。每过一段时间,他就拿着一幅字到我家里,跟我交流。那字是越写越好,给人一种日新月异的感觉。我特别留意过玉祥书法活动的两个时段:其一,去中国美术馆办展览,是在2008年“五一”前后;其二,中国美术馆收藏的草书纸本立轴李白诗《蜀道难》,是他2005年春天的作品。距离他开始重新挥墨的时间,前者是三年半,后者是半年。写了半年的字就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展现了其书法实力。

后来,玉祥又在工作之余,相对集中精力开始了文学创作,几年之间,《夏玉祥诗词集》《夏玉祥散文集》《夏玉祥小说集》相继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玉祥的文学造诣很深,诗词集稿件投寄到作家出版社时,便引起编辑的重视。成书后,作家出版社和《文艺报》共同举办了《夏玉祥诗词集》研讨会,邀请国内近二十位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对其诗词进行深入研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玉祥的过人之处,还在于对自己热心投入的艺术创作,都有理论上的思考。譬如诗词,前人讲诗贵乎情,他进一步提出了“情贵乎真,真贵乎善”。散文,他明确提出“散文是写心的,写心,是散文创作的灵魂和要义”。书法,他提出需要处理好目标与途径、博览与选择、继承与创新、尚形与尚意、字内与字外五个关系,并将“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源于传统,新于传统”和“博采众长,熔铸百家”作为努力方向。而在摄影方面,他提出“从广义上讲,摄影是一种心灵感应艺术”,强调“影在形外”“影贵乎情”。从这些观念和提法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玉祥的理论功底、哲学思维、史性阐述和扎实的古文基础。这得益于他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积累了多方面知识。玉祥是幸运的,也是聪慧的。

玉祥在公文、新闻、诗词、散文、小说和书法、摄影诸多领域的出色成就,是燕赵大地文化沃土生发的奇丽之花,在国内产生了积极影响。如今,杨立元教授将众多名家对夏玉祥艺术创作的研究和评论汇集成书,令人感到欣悦。

立元也是冀东人,著作等身,学贯古今,是河北文学“三驾马车”提出者,由他主编这本书,应该是很合适的了。因为他对玉祥的艺术创作情况非常了解,具有广博的国学知识、敏锐的艺术鉴别能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做了充分的资料收集与综合分析,这本书资料充实,梳理清晰,归纳得体,评论中肯,有助于了解夏玉祥的创作历程、求索精神、宽广胸怀和丰硕成果,是值得一读的佳作、力作。(旭 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