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农信系统纵深推进“一池两新万企”行动
精准滴灌,金融“活水”惠企惠农
今年4月以来,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唐山审计中心引领全市农信系统,纵深推进“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坚持政策引领、机制创新、精准服务,让金融“活水”惠企惠农。截至9月底,通过走访新发放贷款327笔43.42亿元;投放新市民贷款1.68亿元、新主体贷款11.9亿元、新业态贷款4.01亿元。
走访千企万户,精准对接需求
“庞总,最近生意怎么样?资金上需要帮忙吗?”10月25日,滦南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吴彦蓉来到唐山宏利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进行走访。
“有农信护航,企业发展得可棒哩!”公司总经理庞建春回应。
今年4月,滦南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到唐山宏利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走访,经过询问调查、登记建档等流程,成功为企业发放1000万元贷款。
“过去都是咱到银行跑贷款,现在是银行工作人员上门‘送贷款’,可真是服务到家啦!”对滦南农商银行“送上门”的金融服务,庞建春赞不绝口。
大走访是“一池两新万企”行动的关键一步。“首先就是要真真正正地走下去,让全体农信员工走千家、进万户,才能精准高效服务小微企业和农村经营主体金融需求。”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唐山审计中心党委书记邢其祥说。
“一池两新万企”中,“一池”即县域农信机构的资金池整合,形成规模效应支持小微企业和农村经济;“两新”即全面开展以“服务新市民、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业态”为重点的新“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以“信用微企、信用微企园区、信用微企县区”为主要内容的新“三信”创建工作,并同步建设配套的数据平台,为小微企业“精准画像”;“万企”即通过“两新”建设和数据平台建设,形成常态长效响应机制,将资金精准送达百万小微企业和农村各类经营主体。
如今,在唐山市各县(市、区)的工厂车间、田间地头,时常能见到来自唐山农信系统的“红马甲”,他们用脚步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以精准服务换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
在邢其祥看来,开展大走访,除了了解千企万户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健全农村信用体系。他说,走千家、进万户,需要突出“全、准、实、特”。
按照“应采尽采、应全尽全”的原则,唐山农信系统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客户群全部纳入走访范围,把县域所有经营主体全覆盖。同时,充分引入多方外部数据,深挖社(行)内系统数据,健全客户“硬数据”档案,整村、批量、规范开展“背靠背”评议,形成客户“软信息”档案,汇集整合全量数据库。
为破解小微企业因信用不足、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唐山农信系统坚持实地走访、实地调查,建立走访质量评价机制,通过网格化推进、清单式对接、无空白走访,对小微企业和经营主体真实准确建档评级授信,同时根据客户情况实施差异化、精准化贷款利率定价策略,对符合条件的应授尽授、足额支持,有条不紊推进减费让利。
唐山农信系统传承和发扬“老农金”精神,把走访变成一种常态,和客户时时联系,为客户送信息、送服务,与经营主体结对子,切实构建起有纽带、有联系、有感情的新型银企(户)关系,心贴心、零距离为小微企业和各类新主体送上最及时、最优质的金融服务。
截至9月底,该市农信系统已走访企业9.29万户,评定信用微企253户、信用微企园区8个;完成辖内全部4053个行政村的“背对背”评议工作,建档80.7万户,初评信用户12.11万户。

10月24日,玉田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到玉田县诚远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走访,向企业负责人(中)介绍特色信贷产品。河北日报记者王育民摄
创新金融产品,服务特色产业
10月24日,玉田县诚远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忙碌,一台台产品正有序组装。
“多亏了那笔1000万元的‘印机贷’,让我们成功争取到来自东南亚的一笔订单。”公司负责人江旭贤说,东南亚订单产品刚刚发货,现在正在生产一批国内订单。
江旭贤所说的“印机贷”,是玉田县农商银行推出的特色信贷产品。
全国每5台印机,就有1台产自玉田。据了解,玉田县印刷包装机械产业有40多年发展历史,共有整机制造企业216家、配套企业198家,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20%以上,被评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经过走访调研,我们发现玉田县印机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有限,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玉田农商银行行长徐宝山说,依托“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他们创新推出“印机贷”特色信贷产品,单户最高授信4000万元,对专精特新企业还能给予利率优惠。
“来看看新推出的‘印机贷’产品,如果有需求,很快就能办下来。”今年5月的一天,玉田农商银行唐自头支行行长郑海龙带着几名“红马甲”来到诚远公司,开门见山的介绍引起了江旭贤的兴趣。
“正急着用钱,真是及时雨啊!”江旭贤回忆,由于印刷包装机械生产周期长,要想增强市场竞争力,需要热门型号机械库存。“对企业而言,库存成本是较大的负担。”
考察车间、资金实际用途,查看销售情况、合同项目……经过现场走访,玉田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很快便为企业建立了台账。
“按照银行所需,材料提交上去后,仅过了3天,1000万元贷款就到账了。”江旭贤说,拿到这笔“救急金”,企业立即安排生产,成功拿下订单。
针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特点,唐山农信系统根据“一池两新万企”行动走访摸排出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建立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名录和企业清单,加强与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商会等业务合作,搭建分产业、全链条、多元化营销场景,由“一群一策”到“一企一策”“一户一策”,全面掌握产业集群客户经营状况、融资需求和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定制专属融资方案,开发特色信贷产品,建立绿色通道,优化授信审批流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适配性。
滦南县“钢锹贷”“船抵贷”、迁西县“板栗加工贷”、玉田县“印机贷”“外贸贷”……如今,唐山农信系统推出一系列融资产品,并以数字化为支撑,形成覆盖8个县域、18个特色产业的41个信贷产品矩阵,为小微企业提供精准支持。

10月24日,遵化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作人员到遵化市庞储食品有限公司回访,与企业负责人(右一)一同查看板栗储存状况。河北日报记者王育民摄
做优金融服务,润泽“三农”沃土
10月24日,遵化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建明信用社主任宋凯东再次来到苏家洼镇北十里铺村,对遵化市庞储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回访。
前不久,这家企业刚获得一笔300万元的“栗享贷”。
“过去用抵押方式才能拿到银行贷款,现在凭信用就能拿到。有了这笔贷款,公司收购板栗业务顺利进行。”公司负责人常君说,今年收购了3000多吨板栗,预计盈利500万元。
板栗交易集散中心、板栗仓储物流中心、板栗深加工产业中心……对于拥有约40万亩板栗经济林带的遵化市,板栗产业是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众多栗农的经济依靠。
针对板栗购销行业及产业主体融资难题,遵化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积极打造“一业一品”信贷矩阵,聚焦本地特色产业,精准推出“栗享贷”专属信贷产品。
“为确保‘栗享贷’产品契合产业发展需求,我们在产品筹备阶段,便采用‘科室+网点’的形式形成工作合力,深入板栗购销商、加工企业开展调研,全面掌握产业主体经营规模、资金周转周期、购销渠道等关键信息。”遵化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作人员王林峰介绍,他们还积极走访板栗种植户,系统收集各经营主体对贷款利率、授信额度、担保方式的需求反馈。
与工业类产业不同,板栗产业具有季节性特点,每年差不多8月底开始的板栗收获季,是相关农户和经营主体资金需求的高峰期。
按照“精准授信、高效放款”的目标,“栗享贷”采用“名单制管理、管辖区放款”模式,实现多种担保方式与板栗存货监管相结合,设置贷款期限覆盖“收购—仓储—销售”全周期模式,同步提供线上线下双渠道授信服务。
“今年板栗收获季,我们发放‘栗享贷’资金1200多万元,为20位板栗购销客户解决了季节性资金短缺问题。”王林峰说。
迁西“栗蘑贷”激活林下经济,乐亭“海参贷”推动水产养殖,曹妃甸“河豚贷”助力拓展海外市场……在唐山,独具特色的农信信贷产品已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产品从‘单一服务’向‘全链赋能’升级,金融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共建’转型,让更多县域特色产业成长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顶梁柱’。”邢其祥表示。(河北日报记者王峻峰、王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