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秦皇岛市“六哥”调解工作室主任 刘云阁
整理:河北法治报记者 张世杰
我在家排行老六,乡亲们都叫我“六哥”,调解工作室以“六哥”命名,有我和郭强两名专职调解员。“六哥”调解工作室自2020年成立以来,先后受理各类矛盾纠纷350余件,调解成功330余件,涉案金额590余万元,协议履行率实现100%。我和同事郭强均获“河北省金牌人民调解员”称号。成绩的取得,离不了我们的共同努力和在工作中形成的纠纷“六字”调解法:舍、感、灵、听、借、勤。
舍:舍小家,顾大家
舍时间,顾大家,放弃个人休息、节假日,甚至在深夜介入紧急纠纷,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啥新鲜事,群众的事,我们始终当成自己的大事来看;舍私情,2021年,我老伴身患重病,家人们辗转省市各大医院,我安排好孩子们陪同,毅然回到调解岗位,为的就是不耽误大家的事。
在这样的信念下,我们就没有调不好的案子。
2020年,李某向王某借款4万元后无力偿还。2023年王某确诊患有恶性脑瘤,耗尽积蓄仍需治疗,催款无果。2024年3月王某病逝,她的丈夫刘某自认为李某不还款影响了妻子的治疗进程,悲愤交加,停办丧事,扬言要对李某女儿下狠手。
李某报警后,案件移交调解工作室调处。我和郭强立刻行动,先协调村干部帮刘某办好丧事,再连续三天三夜陪护劝导,稳定其情绪。同时,我们多次打电话与李某沟通,最终李某偿还本金4万元及利息1万元,一场随时可能激化为“民转刑”案件的危机事件就此被顺利化解。
感:感化人,感动人
“感”其难,共情拉近距离;“感”其善,唤醒共识;“感”其需,感知真实需求。
这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摸索出的三个“感”,我们有“感”而发,做好调解工作,将矛盾纠纷顺利化解,帮群众解开心结。
李某因村集体占地对其树木补偿问题,十年间反复向有关部门反映。调解员接办该案后,多次登门探望、共情交流、拉近距离。李某因病去世后,其家人仍对树木补偿一事不满意,继续向有关部门反映,此事调解难度始终不减。我们又多次以谈心谈话攻坚,最终以真诚感动对方,使其认可调解方案,让这起陈年旧案得以圆满结案。
灵:方法灵,方式灵
方法灵,按矛盾类型找“破局点”;方式灵,随当事人特质调“沟通频”;方案灵,围绕双方底线给“可选项”。
我们总结出的这三个“灵”,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要下真功。面对多少矛盾纠纷,我们齐心协力寻找突破点,最终实现案结事了。
前些年,张某家遭遇刑事案件,其妻遇害,他与女婿受重伤,该案2024年告破。案件侦办期间,张某持续走访有关部门,其年事已高,生活困难,迫切寻求后续赔偿作为养老保障。今年7月4日,秦皇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该案后,受法院委托,我们联合卢龙县综治中心一站式社会矛盾人民调解委员会,就刑事附带民事赔偿部分开展调解。调解期间,我们基于张某的赔偿诉求,与施暴者一方家属进行真诚沟通,最终确定以房产作价赔偿的灵活赔偿处置方案,得到各方的认可,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听:耐心听,全面听
听事实,完整接收、不偏不倚;听情绪,捕捉台词、共情共鸣;听诉求,深挖核心、找准诉求。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我们不能犯拉偏架的错误,要在倾听中获取更多潜台词,听出弦外之音,悟出言外之意,才能找出纠纷的症结所在,助力后面的工作有的放矢。
2021年5月,独身老赵去世,留有遗产。五个妹妹以及侄儿六名继承人都认为自己应当多分得遗产,而且都提供了相应的证据。我多次“背靠背”“面对面”耐心倾听各方的诉求,同时倾听本村村委成员以及村民代表的意见,找出问题症结,听出了侄儿要求代位继承的强烈要求,最终依据民法典调解:不能剥夺老赵侄儿的代位继承权,纠纷才得以圆满解决。
借:多探讨,善借力
借外力,联合法律顾问、法官等专业力量;借案例,从同类纠纷案例分析利弊;借共识,借合适时机,打破僵局。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调解案件也不例外。调解借力,通过多种努力,使得矛盾纠纷能迎刃而解。
当事人吴男与赵女未婚先孕发生纠纷,经卢龙县人民法院一审、秦皇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民事判决后,仍无法执行。双方当事人再次申请调解。我着眼全案先去咨询法律顾问,又和法官们研究探讨,帮助矛盾双方化解对立,在多方努力之下,男女双方最终签订了调解协议,让这起调解案件被顺利化解。
勤:磨破嘴,跑断腿
腿勤,主动介入、现场查看、足迹遍及;嘴勤,反复沟通、释法明理、拉近距离;手勤,及时记录、跟踪回访、巩固成果。
这“勤”字上,最能考验调解功力。正是凭着“脚下有泥土、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的信念,我和同事磨破嘴,跑断腿,真诚帮助辖区群众排忧解难,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小、化解在早,不断提高辖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2022年秋,辖区某镇引进某牧业养殖项目(投资超2000万元),因土地承包问题引发纠纷。原来,该镇某村的李某曾借其他村4户村民名义承包土地57.4亩,后私自转包给牧业养殖项目方,4户村民因土地被私自转包与项目方、李某产生纠纷。
调解员接办后,多次向镇政府领导汇报,协调用地事宜,并多次奔走于村委会、4户村民、李某、项目方之间,结合事实释法明理。历经四个多月,各方达成土地流转协议,项目得以顺利落地。
2023年春节前,某村耿某与赵某高压架线栽树补偿纠纷调解成功后,耿某为调解工作室送来两副对联“纾困解难服务百姓,爱岗敬业乐助人民”“和化春雨润心田,善做骄阳暖人间”。这是群众对调解工作的认可,更是鞭策。我们将继续怀着为百姓解忧的坚定信念和执着精神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