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戎耀燕赵· 每周一星丨王少华:真心奉献 热血担当

王少华,中共党员,1983年入伍1988年退役现任唐山市滦南县鑫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他致富不忘乡亲,建立了全县第一个产业链上的党支部的付出赢得组织社会的认可,被授予河北省优秀退役军人“河北省千名好支书”“唐山市劳动模范”“唐山市十大杰出农民”“唐山市优秀退伍军人”“滦南县第四届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王少华带领职工学习养殖专业知识 。

合作共赢,实干担当

胡各庄镇是滦南县农业大镇,养殖业是当地农民致富创收的主导产业,但零散型养殖模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规模、资金、信息、技术、销售等方面遇到的诸多困难对养殖业发展形成制约。

王少华将企业和农户连接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筹备成立了滦南县鑫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在2009年2月正式注册。

合作社通过实施严格管理与实体化运作,创新性地建立了“六统一”服务模式统一供应种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资金互助、统一疫病防治、统一产品销售为社员提供全方位保障。

在硬件与技术支持上,合作社投资32万元建起化验检测室,无偿为社员化验玉米、豆粕等原料及饲料中的营养元素含量,还高薪聘请5名畜牧兽医专家,常年为社员提供畜禽疫病防治服务。

同时,合作社积极推行“合伙人”模式,每举行一次分红大会,让社员切实分享经营成果。此举不仅解决了零散养殖面临的难题,极大提升了服务水平,更有力地促进了养殖业的现代化发展,从根本上保障了社员的切身利益

如今,合作社社员已从成立初的112户,发展到现在的686户让农户找到靠山,让致富寻到路径。

锐意创新,富民兴村

市场千变万化,王少华创新思维主动出击,带领合作社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始终保持与市场的同频共振。

首先,在合作社建立了全县第一个产业链上的党支部,使合作社走上“支部+专业合作社”的新型运营模式,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和谐共振,达到“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的,为社员和人才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其次,在农业专业合作社中建立工会组织,进一步增强社员的凝聚力和组织力。同时,实施对党员社员的“双重管理”模式党员社员以其生产经营地为区域,划分包片联户责任区,负责联系本片区内所有非党身份的社员和3-5个非社员畜禽养殖大户,作为自己的服务、扶持对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此举直接受益的规模养殖户39户。

此外,合作社先后推出万吨浓缩饲料加工厂、生猪养殖基地、大型培训中心三大龙头项目还设立了生猪肉牛销售、水产销售、饲料销售、售后服务和技术服务等5个团队,为社员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多措并举,合作社不仅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河北省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河北省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河北省农民合作社青年示范社”“唐山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先进单位”“唐山市基层党建示范点”。

王少华帮助养殖户规范养殖场建设。

一朝宣誓,践行始终 

多年来,王少华始终牢记军营入党时的铮铮誓言,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植于心、践之于行作为农民致富的领路人不仅倾囊相授技术经验、铺就产业振兴之路,还积极奉献社会、惠泽乡亲

方便养殖户生产经营王少华捐献5万元修建3公里硬面路,被当地百姓称为“鑫华路”

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王少华多次出资支持基础设施与民生工程建设捐资4万元兴建600米水泥街道,提升农村环境;捐资6万元用于镇区亮化工程,助力城镇建设捐资10万元和2万元,帮助东黄坨镇和高庄子村实施街道硬化,推动乡村发展;捐资5.5万元支持东胡村兴建民俗文化广场;捐资1万元改善胡各庄中心小学办学条件……

这就是王少华一位从军营中走出的共产党员,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不仅带领农民走上致富之路,更以无私大爱回馈社会。 (来源:河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