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纵横谈丨老有所养需要智慧与温度同行

近日,北京市首个“老龄友好智慧体验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该中心集科普馆、体验馆、工作站于一体,市民可以免费参观、体验,感受科技给养老生活带来的便利。(据《北京日报》10月28日报道)

AI棋类机器人陪老人下棋,外骨骼机器人让老人行动更自由,智能家居主动适应老年人生活需求……随着智慧康养产品走进养老机构和家庭,养老服务模式也从传统人力密集型逐步转向科技赋能型。这有效提升了养老服务的效率与品质,也让老有所养的内涵更加丰富。

当前,我国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日益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智慧养老为满足新需求提供了新供给。在辽宁大连,智慧康养服务平台整合全市400多家养老机构与服务资源,老人和家属通过手机即可便捷查找助餐、适老化改造、助浴照料等服务。江苏常州运用大数据与云技术构建智慧养老系统,通过为老人安装紧急呼叫、燃气报警、远程监护等智能化设备,构建起24小时响应的“智能管家”系统,有效守护老年人安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深化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推广智能化家居和智慧健康产品,探索开展居家养老安全风险预警和防范服务。这些部署不仅为破解当前智慧养老发展瓶颈提供了指引,更通过强化科技支撑、拓展应用场景、完善服务体系,为整个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智慧养老如何更智慧?关键在于贴近老年人的真实需求,以技术缓解他们的现实焦虑。北京首个“老龄友好智慧体验中心”,具有柔和紫外线功能的全光谱照明、可升降带扶手的洗漱台、防老人摔倒的自动预警系统等适老化设计,无不体现出对居家养老安全与舒适度的细致考量。更重要的是,在技术落地的过程中,志愿者手把手地教老人使用设备,真正做到了以老年人为本。有效解决智能设备价格高昂、操作复杂、适老化不足等问题,紧密结合老年人生活场景与使用偏好,持续优化操作逻辑、完善服务功能,才能让智能产品真正成为老年人的贴心帮手,进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养老服务,关乎亿万家庭幸福,更检验社会文明成色。老有所养需要智慧与温度同行,既充分运用科技力量,将基础性、重复性工作交由智能设备高效完成,也要不断加强高素质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让专业人员能集中精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富人情味的精细化服务。

当越来越多政策保驾护航,当越来越多主体投身其中,养老服务就一定能既有技术精度又有人情温度,不断提升服务多样性、精准度、可及性,让养老变享老的温暖图景照进现实。(贾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