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突出精准规范 强化刚柔并济 锻造执法尖兵 省生态环境厅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河北法治报10月27日讯 (记者 任俊颖)今天,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提升执法监管质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生态环境厅严格对标上级要求,突出精准规范,强化刚柔并济,锻造执法尖兵,全面助力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取得实质性进展。

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方案》,集中整治紧盯重点问题、重点地区,聚焦纠治4方面问题,涵盖主体错误、多头检查、程序不规范、执法“一刀切”、趋利性执法等8类具体情形,明确省级行政执法主体1个、检查事项43项、检查计划20项。在厅官网开设“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专栏,发布《关于公开征集涉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线索的公告》,通过电话、电子邮箱、来信、网上留言等多途径接收线索。依托“河北省生态环境执法服务企业端”,为企业提供24小时投诉举报通道。针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从制度层面完善工作机制,举一反三,推动涉企行政检查全程线上监督、全流程规范。严格入企检查流程,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实时上传执法检查记录,实现行政执法全过程留痕,确保执法行为“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开发河北省生态环境执法服务App企业端,推行一企一码管理模式,各级生态环境系统的工作人员进入企业前必须扫码登记,企业可以通过执法服务App实时查看检查情况、投诉留言,使入企检查更加公开、透明、规范。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深化非现场执法监管模式,以河北省数智执法服务系统为核心载体,强化各类监测监控数据分析,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事前预警监管体系。在违法行为发生之前,第一时间通过河北省生态环境执法服务App企业端向企业实时推送预警信息,企业根据预警信息及时采取措施,从源头加强预防,切实减少环境违法问题发生。严厉打击涉危险废物倾倒、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偷排偷放等恶意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追根溯源、深挖细查,对恶意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形成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的良好态势。修订完善《河北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落实包容审慎执法,统筹考虑法律制度与客观实际、合法性与合理性、具体条款与原则规定,将25种轻微免罚行为纳入裁量基准,严格规范实施程序、强化指导评估。今年以来,全省共办理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案件636件,累计减免罚款金额8500余万元。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战代练,以赛促学,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为指引,以提升执法人员技能水平为重点,以强化执法队伍建设为抓手,组织开展“全员、全年、全过程”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省生态环境厅积极对接省总工会,以“实战、实用、实效”为目标,特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部门派员参与技能交流,促进跨区域执法经验互鉴。在全国生态环境领域首次将“研案说理辩论”纳入执法技能比武,以真实执法案例为核心,紧密结合实际执法场景,全面还原执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与争议点,多维度检验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案件分析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依托行业实训基地,围绕“移动源执法、非现场监管执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查处、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等重点工作,创新开展“理论授课+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执法培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