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在石家庄技师学院光电技术实训教室,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2023级学生刘景凯正认真练习灯带焊接。
刚刚在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光电技术项目中获得优胜奖的刘景凯,入选了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选手名单,正在全力备战比赛。“要焊得快、焊得稳、焊得漂亮,就得千锤百炼。”刘景凯说,他不断优化手法,反复练习,只为在比赛中抢出那几秒的时间。
光电技术项目比赛,赛题涵盖光学、电学、智能控制、通信技术等多学科,要求选手不仅要掌握硬件组装、电路调试、软件控制等技术,还要具备工程图纸解读、施工方案制定、客户需求转化及现场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
“技能大赛是检验人才的试金石,也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石家庄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宋志宏说,他们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强化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市赛、省赛、国赛,并将大赛考核标准与课程教学相融合,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人才。
为适应产业发展,石家庄技师学院的学科建设紧跟石家庄五大主导产业“走”,专业设置围着社会需求“转”,在匹配产业发展方向过程中逐步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学院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现代商贸物流等石家庄五大主导产业,以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等传统优势专业为依托,以3D打印技术为突破口,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培养了一批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宋志宏说。
走进学院的实训教室,仿佛置身企业车间。电气系的学生们正分组操作,有人对照图纸进行线管敷设与导线穿接,有人使用万用表、验电笔等工具进行系统调试,各种专业设备一应俱全。
“我们对标企业车间建设实训教室,将企业典型生产任务转化为教学任务。”石家庄技师学院电气系教师许闪闪说,学院大力推行“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采用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训课堂不仅模拟企业真实生产场景,还会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考核。“这样的课堂特别生动,每次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都特别有成就感。”刘景凯笑着说。
“把生产一线‘搬’进课堂,通过大量实训培养起来的学生,普遍具备上岗即上手的能力,有些同学甚至毕业不久就当上了师傅。”宋志宏介绍,目前学校与格力集团(石家庄)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等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为企业输送更多专业技能人才。(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