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王雪威、任永峰)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各地交流协作,推动慈善工作改革创新试点成果的复制推广,切实提升全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水平,10月23日,张家口市举行慈善工作改革创新试点交流观摩活动,推广该市桥东区、桥西区和张北县在慈善工作中的创新实践成果。

其间,与会人员先后来到桥东区工业路街道办事处桥南街社区观摩了社区慈善基金试点,到桥西区大境门街道办事处观摩了民政服务站试点,到张北县花园街道办事处察哈尔北社区南北街观摩了社区慈善基金试点。这3个试点所形成的实践经验特色鲜明、成效显著,让大家印象深刻,也标志着张家口市慈善工作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果。
桥东区工业路街道办事处桥南街社区慈善基金试点做法是“七源四惠、同心公益”。作为全市首家社区慈善基金试点,该试点创新提出“社区+社会组织+商家”三方协同运作模式,打造“七源四惠,同心公益”品牌,精心规划并开发了公益超市、社区帮团购、职业技能培训、公益课堂、居民活动联动、社区配餐中心、贝壳找房合作等七个特色板块多元化募集资金,反哺社区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基层治理、可持续发展四大核心领域,实现了社区需求与各类资源的精准对接,构建起稳定的“自我造血”机制,为社区慈善基金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真正做到善募、善管、善用,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用“小基金”撬动基层治理“大效能”。
桥西区大境门街道民政服务站试点做法是“一站全助”。为推动基层民政服务从“碎片化”向“系统化”升级,大境门街道民政服务站作为街道级民政服务核心阵地,精准对接2万余居民需求,筑牢民生保障“最后一公里”。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原则,坚持做到“一站全助”,确保服务高效落地。搭建以桥西区民政局和大境门街道为指导,张家口市张垣博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运营枢纽,大境门街道民政服务站为支撑的三级服务体系工作架构,形成民生服务合力。大境门街道民政服务站目前共计开展电访326次,入户家访268次,建立服务档案134份,实现重点服务人群建档100%覆盖,厘清辖区重点服务群体共性需求,提供情绪辅导、政策宣讲等各类咨询服务151次,及时回应服务对象诉求,有效协助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针对疑难、危机问题开展个案服务,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细致入微的服务中,感受着大境门街道独有的民生暖意。

张北县察哈尔北社区南北街慈善街区试点做法是“五融合、凝聚慈善力量”。紧紧围绕街区“一老一小”“一残一困”“三留守”等重点特定群体需求,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挖掘本土慈善资源,同时广泛链接域外慈善项目资金,打造慈善场景。采取五融合的工作方法,形成人人可参与、时时能慈善、处处有温度的基层慈善生态。投入10万元在花园街核心区域主干道京都南大街建设长度500米慈善文化长廊。包括街区外墙40个固定宣传展板,19对路灯广告牌及慈善文化街标识牌2个。此外建成9平方米多媒体LED显示屏,用于慈善理念宣传。以花园街察哈尔北社区为枢纽,建设公益慈善服务站、慈善文化长廊、爱心驿站、公益超市、公益食堂。招募志愿者2194人,相继开展“一老一小”“一残一困”“三留守”慈善关爱活动23场次,受益近千人次,链接域外慈善项目资金及物资折款21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