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老年人参加公益培训。
“在老年大学里,我不仅重新找回了学习的乐趣,还认识了很多朋友!”虽然入学时间不长,但退休职工徐艳丽对乐亭老年开放大学公益课赞不绝口。近日,随着2025年秋季公益课正式开班,乐亭大鼓、皮影雕刻、摄影、厨艺、瑜伽等五门特色课程,吸引了全县百余名老年人参加。
目前,河北省乐亭县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2.1万余人,占比31.18%,已经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为此,该县把构建老年友好社会放在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推进人口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力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图为适老化改造一角。
●适老化改造暖民心
“我现在洗澡再也不用扶着墙挪了,坐在沐浴椅上,就可以直接淋浴了!”69岁的吕桂香是乐亭县汀流河镇小杨庄村的低保残疾老人,腿脚不便,上厕所、洗澡曾是他每天要闯的“难关”。今年6月,县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来到老人家中,在卫生间装上了可调节高度的沐浴椅,蹲便器旁装上了L型扶手,门口铺了带纹路的防滑垫,还带去了一根轻便的手杖,让老人彻底结束了“闯关”生活。
为了更好地服务老年群体,乐亭制定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工作方案》, 联合第三方专业机构逐户上门评估,实施“一户一策”,通过居民点单的形式,将免费的改造服务送上门。“适老化改造项目不能一刀切,要精准对接每位老人的习惯和需求。”乐亭县民政局老龄工作中心副主任刘慧颖说:有的老年人起夜容易头晕,我们就在床边安装扶手;有的老年人喜欢在院子里晒太阳,我们就给门槛装了斜坡,方便轮椅进出。
据悉,今年以来,该县已对全县6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了老年用品配置和施工改造,涵盖防滑处理、高差处理、床边扶手、沐浴椅、手杖、防走失装置等7个项目。同时,该县还建立了跟踪随访机制,不断提升改造成效,让每一位困难老人都能享受到更舒心的晚年生活。
此外,乐亭还将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作为构建老年友好社会的一部分。在实施老旧小区和娱乐设施更新改造工程中,通过加装电梯、坡道改造、设置无障碍设施等措施,让老年人幸福指数“升级”。

图为义诊现场。
●健康就在家门口
“现在我们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家号’服务。”在乐亭镇麻坨村义诊现场,刚刚测完血糖的老人笑容满面。据悉,该县10年来坚持对60岁以上老人进行基层义诊,65岁以上老人还可免费享受涵盖6大健康项目的体检。目前,该县已组建133支专业团队,为老年人等重点群体优先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量身定制健康方案,实行年度免费体检、季度随访机制,常态化开展健康宣教与指导。
在此基础上,该县还积极推进“健康服务进养老院”活动,为失能老人提供专业评估与照护,已建成5家标准化医养结合机构,11所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开展健康咨询、体检诊疗等对口服务,不断推动健康养老服务从“广覆盖”迈向“高品质”。

图为文园广场活动的老年人。
●呔韵乡音润晚晴
金秋时节,乐亭县文园广场上,锣鼓喧天、彩扇飞舞。地秧歌队的老人们精神抖擞,伴随着欢快的唢呐旋律,尽情舞动着。这样的场景与身后“冀东文艺三枝花”的巨型浮雕交相辉映,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持续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乐亭不断拓展传统文化功能,在文园增设了乐亭大鼓、乐亭皮影、评剧、乐亭地秧歌大型组雕和“三枝花音乐茶楼”等艺术景观。园内常年开展老年群众文化活动,既有夕阳红艺术团等专业团队,也有“三五成群”“一琴一胡一话筒”的兴趣团体。京剧、评剧、大鼓、秧歌……老人们的“专属演唱会”“专属舞会”一年四季轮番演绎,让银发一族尽享文化之福。
近年来,乐亭县不断加快老年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扩大老年文化服务覆盖面,为老年群体推出了系列“文化大餐”。据悉,今年是该县开展“青春乐亭 文艺天天秀”活动的第3年,此项文化惠民工程极大地满足了老年群体的文化娱乐需求,更吸引了夕阳红艺术团、老年文体协阳光合唱团等14家当地老年文艺团体参与其中,每年集中演出60余场次。此外,该县老年文体事业发展蓬勃,老年大学公益课和老年诗歌朗诵会、非遗体验、书画展、象棋比赛等如火如荼地开展,更在国家省市各项比赛中屡获殊荣:代表河北省老体协参加2025年全国柔力球(竞技)比赛,获5金1银1铜;中国北京“宣南杯”鼓曲大赛一等奖;唐山市第二届全民健身大会暨2025年唐山市健身操舞联赛总决赛二等奖……金灿灿的奖杯,折射的是乐亭这片热土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的初心。(肖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