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焦磊、王璇)今年以来,衡水市委社会工作部聚焦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精准化、立体化的关爱服务新模式,通过系统打造“暖新驿站”“小哥医院”并创新推出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政策等措施,构建起覆盖生活休息、健康医疗、安居保障等多维度的暖新服务体系,有效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织密服务网络,打造全域覆盖的“暖‘新’驿站”。针对新就业群体普遍反映的“休息难、充电难、饮水难”等问题,衡水市委社会工作部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商圈楼宇、工会爱心驿站、银行网点及爱心商户等广泛社会力量,累计建成标准化“暖‘新’驿站”360个,日均服务超2000人次。
同时,创新开发“驰之驿衡”微信小程序,集成附近驿站导航、服务设施查询、政策宣讲、诉求反馈等功能。驿站设置的“心愿墙”和“需求二维码”,构建了“收集-处理-反馈”的动态意见征集闭环机制,有效提升了服务的精准性和响应速度。
聚焦健康需求,建设专业便民的“小哥医院”。衡水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专人对快递网点、外卖站点等进行调研摸底,精准把握群体健康服务需求,积极牵头协调卫健、医院等多部门,稳步推进“小哥医院”建设。已建成的“小哥医院”聚焦提供标准化、专业化、暖心化的医疗服务,每年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一次免费基础健康体检,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并开通便捷就医绿色通道,有效解决了该群体“看病难、看病慢”的问题。
破解安居难题,推出灵活普惠的“公积金政策”。为破解新就业群体在城市安居面临的购房难、商业贷款利息高等问题,衡水市委社会工作部协调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制定出台了《衡水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实施细则》,将新就业群体整体纳入公积金保障体系,打造“灵活缴存+便捷使用+多元保障”的服务模式,推动新就业群体从“城市过客”向“城市主人”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