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焦磊、邵印)10月19日,衡水市冀州区大寨村的菊花基地里,黄白相间的花瓣随风摇曳,农户们正忙着采摘头茬菊花,不远处的加工厂内,两条全自动杀烘系统全速运转。
作为冀州区农文旅融合的特色产业,大寨村菊花基地现种植菊花1000亩,并建设了占地面积15亩的菊花加工科研园,包含两条现代化全自动菊花杀烘系统,形成了育苗、种植、管护、采摘、加工、包装、销售的“一条龙”菊花全产业链模式。“菊花加工期间,多亏了可靠的电力保障,电力烘干设备才能不停运转。”衡水中农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孟伟宁说。
眼下正值菊花采收旺季前,国网冀州区供电公司开展秋季菊花产业用电保障专项行动,在采收季前完成加工区线路特巡和老化设备更换,建立动态负荷监测机制,并组建两支服务小队采用“人巡+机巡”模式,对基地10千伏线路、3台专用变压器开展红外测温,累计消除导线老化、接头松动等隐患5处,为菊花加工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撑。
电力赋能下,菊花基地发展少了后顾之忧。孟伟宁介绍,如今,基地新增两条加工生产线,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年产菊花600万斤,年产值预计可达2500万元,同时带动周边村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