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国网武邑供电公司助农服务队利用无人机为玉米收割机提供照明服务。李毅摄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焦磊)10月21日19时,武邑县王洼村村民王新建的玉米地里,一台照明无人机悬挂在收割机上方正照亮着收割机的前进方向,收割机的轰鸣声透过夜色传向远方。
“我今年种了20亩玉米,前几天遇上了连阴雨一直未能收割。由于收割机预订紧张,村北的5亩玉米地要到晚上才能等到收割机作业。”晚上光靠收割机自身照明能见度十分有限,这让王新建很发愁。
听说供电公司能提供夜间照明服务,王新建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联系了辖区的国网武邑供电公司圈头供电所。接到需求后,圈头供电所紧急调配1架搭载高亮度LED灯组的无人机赶赴王洼村。
有了照明无人机助力,作业现场明亮的灯光覆盖整个作业区域,不仅让收割机驾驶员清晰看清秸秆位置,还为搬运粮食的农户照亮道路。不到1个小时,王新建的5亩玉米便顺利收割完了。
眼下正值衡水市玉米集中收割期,由于前期连日来阴雨天气不断,收割机无法进入田地进行作业。当地农户为利用晴好天气,昼夜不停开展玉米抢收。为保障夜间收割作业安全,国网衡水供电公司成立助农服务队,对有特殊用电需求的农户提供“收割照明”用电支持。
为及时精准掌握秋收进度、农机数量及临时用电需求,国网衡水供电公司提前与市农业农村局、气象局及各乡镇村委会联动,结合历史数据做负荷预测,制定“一乡一策”方案,依托市县乡村四级供电服务网格,组建70支共产党员服务队,下沉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上门办电、现场指导”服务。
截至目前,该公司通过无人机照明服务帮助50余户农户完成夜间抢收,累计作业时长超百小时,保障近百亩秋粮顺利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