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家口夯土险工原建于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时任知县主持修建,自该险工修好后,大运河华家口段再没有决堤记录。该险工全长255米,呈梯形,南北走向,顶宽13米,全段高程5.8米至6.7米不等,堤内坡采用黄土、白灰加糯米浆夯筑成坝墙。该险工为研究清代夯筑防水技术和运河堤岸防护发展史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资料。
2013年4月18日,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入选《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2013年9月18日,华家口夯土险工申遗点顺利通过国际专家组现场考察评估。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项世界遗产,华家口夯土险工位列其中。
近年来,景县构建起“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立体保护网络。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总体规划,统筹45个保护项目,将运河西岸2000米划定为核心监控区。在华家口村,村民们组建志愿队伍,对夯土险工及周边生态环境进行巡查防护,用实际行动守护大运河。
图文、视频制作: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