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衡水市冀州区不少人收到外卖的时候,发现包裹上多了一张小封签,上面还会印着一句文明标语,比如:“抵制高额彩礼,反对攀比之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垃圾不落地,文明在手中”……这些标语朗朗上口、通俗好记,让人觉得既新鲜又有意义。
以往开展文明礼仪宣传,要么是挂横幅,要么是发传单,总有点儿“隔着一层”的感觉。今年9月份以来,冀州区文明办制作了3万张融合移风易俗、家风家训、文明旅游等内容的定制封签,并联合邮政、美团、饿了么、邮件驿站、爱心门店共同启动了“文明封签”传递文明礼仪活动。这些定制封签,跟随外卖订单和邮件温暖启程,精准传递到群众手中,成为传递文明理念的“流动风景线”。
小小封签,把文明理念从大道理变成了小提醒,贴在餐盒上、包裹上,既不突兀,又能让人一眼看见,潜移默化中就把文明理念传出去了。不得不说,将文明理念融入日常场景,这个做法远比生硬说教更易让人接受,也为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探索了一条更接地气的新路径。
让小封签成为文明理念的“流动宣传员”,这种方式值得点赞。然而,要让这“文明风”吹得更久、更广,或许还要在内容和传播渠道上再花点心思。比如,在社区的超市、药店,这些老百姓常去的地方,让店员帮忙把封签贴在购物袋上;或者学校把封签变成“文明作业纸”的小附录,让孩子们带回家跟家长一起学习;再比如,除了移风易俗、文明旅游的内容,再加点本地特色,印上本地的好人好事、历史文化小故事,这样一来,群众看着亲切,也能传播家乡文化,同时还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形成全民传递文明新风的氛围。
冀州区以“文明封签”传递文明新风的实践,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好经验。期待更多地方能立足本地实际创新载体,找准文明理念与群众日常生活的“连接点”,让文明理念真正走进更多人的心里。(焦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