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肥乡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体系

实施环境治理工程 推进绿色产业发展

肥乡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体系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白增安、李耀彩)10月15日,邯郸市肥乡区凤湖湿地公园内,500亩的湖面波光粼粼,湖西侧浅滩上数十只白鹭时而优雅地立在水边,时而成群起飞掠过水面觅食。暖阳、蓝天、湖水、白鹭构成一幅和谐优美的画面。

近年来,肥乡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生态修复与环境优化,实施水环境治理、造林绿化等工程,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体系,吸引了白鹭等鸟类在此安家。

白鹭所生活的凤湖湿地公园原是废弃砖瓦窑坑。“2018年我们引入民有渠、东风渠渠水,打造了这个占地面积千余亩的生态湿地。”肥乡区水利局副局长薛国亮介绍。

凤湖湿地公园植被丰茂,有黄连木、丝棉木、落羽杉、银杏等树种,吸引了十几种野生鸟类栖息。今年,这里的白鹭数量明显增多。

在肥乡区,除了凤湖湿地公园,还有肥义公园、郊野公园、窦默公园、滨河公园等生态旅游景点因水而建、因水而兴。该区重点打造以309国道为主轴,贯穿东西的景观大道,依托团结渠、民有渠、东风渠3个南北走向河渠建设景观带。

围绕河渠水系,该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林果经济,建成万亩优质林果生产基地,培育了凤湖蟠桃、田寨玫瑰香葡萄等特色农产品,实现增绿增收。以河渠为线,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环村生态,发展特色产业,其中团结渠沿线4个镇20多个村庄发展高效农业、乡村旅游,推动了和美乡村建设。

作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区),肥乡区搭建绿化大框架,连续多年实施道路绿化、村庄绿化、河渠绿化、特色基地建设、森林抚育经营等,今年已完成造林2050亩。截至目前,该区绿化面积18.6万亩,有25个省级森林乡村、34个省级绿化提升村。

“造林绿化中坚持点线面结合、分类推进。点就是村庄,线就是国省干道、村庄道路,面是道路和村庄的周边区域。”肥乡区林业局造林绿化办主任王一惟说。

在村庄绿化中,肥乡区从2016年起重点实施了团结渠观光带沿线、辛安镇镇观光带旅游片区、西吕营镇观光旅游片区、东漳堡镇观光旅游片区4个片区100多个精品村庄绿化,为争创省级森林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为破解平原地区造林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肥乡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分包全区9个镇,深入全区265个村庄逐地块、逐路段查找,对村庄闲散荒地、废弃坑塘、沟渠、空闲宅基地、田间道路等进行排查,摸清底数,科学规划绿化空间。制定以增加集体收入、发展“绿色银行”为目标的村庄绿化方案,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既美化绿化家园,又促进村集体增收。

今年,肥乡区实施水利定界、林业造林、村集体管护模式,区水利局、林业局、镇村签订三方绿化协议,水利局提供河渠用地边界,林业局组织施工队造林,造林成活后交村集体负责后期管护,造林收益归村集体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