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孟宪峰、孟卫力)在河北省武强县,提起画乡志愿者协会,可谓声名远播。协会的发起人刘建峰,是一名共产党员。自2008年投身志愿服务以来,他带领团队深耕公益,用坚守与奉献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好人”的精神底色。
“善良是刻在骨子里的家风。”刘建峰的公益初心,源于家庭的耳濡目染。
在良好家风熏陶下,刘建峰发起成立武强县首个志愿服务组织——画乡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为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公益上,刘建峰从不讲究吃穿,衣服发白变色也舍不得扔。但是,对于公益事业他从不吝惜,都是第一个掏钱。
从最初放映公益电影、组织爱心义演开始,刘建峰始终能够扎根农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把服务做到百姓心坎上。
为满足群众阅读需求,他和妻子自筹资金,牵头创办免费爱心书屋。书籍由志愿者与爱心人士捐赠,每天傍晚准时开放,志愿者轮班管理,至今已成为市民借阅书籍、交流学习的“精神驿站”。
刘建峰深知“一老一小”是最需关怀的群体,他牵头设立“安老助学基金”“中华文化发展教育基金”,将孤寡老人、贫寒学子视作亲人,定期送去生活用品与关怀;他发起创办“正蒙学堂”,免费教孩子们学习国学经典,累计让近万名儿童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价值观。
针对留守老人、孤寡老人吃饭难问题,协会开办“爱心餐厅”,每天中午提供免费午餐;还常态化为全县环卫工人送爱心餐,累计达5000余份,用一餐饭的温暖,唤起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尊重。
“让中华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才能真正活起来。”刘建峰始终将文化传承作为公益的重要使命,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
他带领志愿者深挖民族传统节日内涵,在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节点组织义演,将节日起源、民风民俗搬上“和谐大舞台”,邀请专业剧团演员义务演出,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节日魅力;创新开展“传统文化公益论坛”“传统文化进乡村”“传统教育宣讲”等活动,累计组织各类群众性公益活动500多场,放映公益电影2000多场,志愿者足迹遍布全市各县市区,惠及8000多名老人和孩子。
如今,正蒙学堂已成为“文化+公益”的融合平台,将青少年教育、经典诵读与公益实践相结合,让家长、孩子、爱心人士、弱势群体共同参与,推动中华文化、传统美德走进千家万户,在全社会营造起“读书学习、文明向善”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