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股深入都市废弃建筑的“探废”风潮在社交媒体上悄然流行。废弃工厂、停诊医院、烂尾楼盘,这些被城市遗忘的角落,正成为社交媒体上备受年轻人追捧的“打卡胜地”。(据上观新闻10月19日报道)
“探废”看似浪漫,实则隐藏致命的安全隐患,远非社交平台上精心修饰的图文所能掩盖。某地摄影师冒险进入有明确警示标志的废弃广场,最终从高处坠落重伤的悲剧,就给“探废”风潮敲响警钟。危墙、深坑等种种风险之外,废弃场所中还可能残留化学品、重金属粉尘、石棉纤维,会通过呼吸或皮肤接触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当安全被抛诸脑后,再酷炫的“打卡”也没有意义。
“探废”不但危险,还可能触碰法律禁区。即便建筑废弃,仍然可能有明确的产权归属,未经允许进入即可能构成非法侵入,产生法律纠纷。特别是在“探废”过程中若发生破坏、盗窃或其他违法行为,还可能构成犯罪。
真正的探索精神,从不是对规则的漠视,更不是对危险的追逐。与其在“探废”中寻求刺激,不如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郊外的自然风光,珍贵的历史遗迹,身边的文化场馆,诸如此类的地方既有安全保障,又能带来独特的体验,给予人知识与精神的成长,何尝不是对探索精神更好的诠释。(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