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围场探索中药材加工共享工厂提升竞争力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杨润)长期以来,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环节存在的“小、散、乱”现象,犹如产业发展路上的“绊脚石”——一家一户难以承担高昂的设备成本,传统加工方式既难保质量稳定,又造成资源闲置与重复投入,制约了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如何破局?围场探索的中药材加工共享工厂,以其“共享、绿色、智慧”的创新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答案。

  这一模式的精髓,首先在于一个“共”字。它通过资源的高度集聚与高效配置,实现了设备、技术、服务的多重共享。农户无需斥资购建生产线,通过线上轻点下单,便能享受专业级的清洗、切片、烘干服务,加工成本从“万元级”骤降至“百元级”,门槛大幅降低。更可贵的是,标准化流程取代了“凭经验、看天气”的粗放管理,药材质量稳定性显著提升,从源头上筑牢了品质根基。这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共享思维,有效缝合了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让小农户无缝对接大市场,展现了聚合资源、互利共赢的强大生命力。

  其亮点,还体现在“绿”与“智”的深度融合。工厂利用屋顶光伏实现绿电运营,运输、加工、储能乃至周边农机充电皆指向清洁化,走出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新路径。与此同时,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深度嵌入,让从田间到车间的每一个环节都透明可控、可追溯。智能运输破解信任难题,数据驱动引导精准种植与采购,“一码溯源”保障服务全程阳光运行。这不仅是生产工具的升级,更是产业生态的重塑,为传统产业注入了现代化的基因。

  围场的实践告诉我们,破解类似农业、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共性难题,关键在于转变思路、创新模式。善于运用共享理念整合分散资源,敢于利用绿色技术推动转型升级,精于借助数字智能提升管理效能,就能把发展的短板转化为跃升的跳板。共享工厂的成功,不仅在于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品质,更在于它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产业振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