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儿住得习惯吗?”“生活照护上还有啥需求?”……近日,在保定市易县易水养老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工艺设计师张淑芬坐在老人们中间,认真记录他们的心声和诉求。
张淑芬代表对养老事业发展颇为关注。201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她连续12年提交了17件养老建议。
“养老问题,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系着社会发展。”张淑芬代表说,这些年她一有时间就往养老机构、照护中心跑,为解决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收集了大量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提出了接地气、可操作的意见建议。
张淑芬代表印象最深的是一份关于推动京津冀医保异地就医协同发展的建议。
时间回溯到2021年,张淑芬代表在易县一家养老机构调研时,一位老人向她吐露了一件烦心事:自己身患胆囊疾病,经常到北京看病,但若要享受同等报销待遇,需要先到当地医疗机构开具转诊转院证明,再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十分繁杂。
“儿女不在身边,这些事办起来很不方便。”老人无奈地说。
近日,在保定市易县易水养老服务中心,全国人大代表张淑芬(左二)认真听取老年人的心声和诉求。河北日报记者 刘冰洋摄
把老人的烦心事当成自己的心头事,张淑芬代表先后走访了天津市、廊坊市香河县、北京市通州区等地的多家养老服务机构,并查阅大量资料,为方便京津冀老年人异地就医找方法、寻对策。
经过近半年的调研,张淑芬代表整理形成了一份关于推动京津冀医保异地就医协同发展的建议,并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交。
“应聚焦打通异地养老‘堵点’,加强京津冀三地医疗资源整合和优化,全力推进三地深化医保待遇、支付方式、医药服务等领域政策协同。”张淑芬代表呼吁。
很快,国家医保局给出回复:“您的建议对我们的工作具有借鉴意义,我们正着手出台相关政策,推进京津冀医疗保障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2023年,京津冀三地医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京津冀区域内就医视同备案工作的通知》,明确自当年4月1日起,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各统筹区参保人员,持社会保障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在京津冀区域内所有定点医药机构住院、普通门诊就医、购药等,均视同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可直接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看到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落地,我为民履职的干劲儿更足了。”张淑芬代表说。继续聚焦养老事业发展,如今,她又有了新课题:“专业护理人员短缺是制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问题,接下来,我将围绕加强养老护理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深入调研,提出更多能落地、能见效的好建议,推动优质养老服务覆盖更多老年人,让失能、半失能老人得到更好照护。”(河北日报记者 刘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