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刘海波)一个衣架上挂着数十件干干净净的上衣、裤子、裙子等;另一个衣架上挂的是带着价签的卫衣、运动装和上衣、裤子;衣架下的鞋盒里装着新鞋……近日,在丰宁满族自治县黄旗镇城根营村“爱心超市”的一角,这些物品引起了笔者的浓厚兴趣。
“这些是从我村‘爱心物品交换站’收集来的,有需求的村民可以到这里免费领取!”城根营村支部委员姜凤荣说。
城根营村地处111公路沿线县城北30公里处,辖7个居民组、1100多口人。干群十年磨剑撸起袖子加油干,共谋发展、同奔富路,2020年获评“全国文明村”,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25000多元。
“富口袋”的同时不忘“富脑袋”。该村组建“蒲公英”宣讲队,常态化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建立“一约四会”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建立“爱心超市”,每年评选表彰好公婆、好媳妇、好儿女和各类典型、模范,重阳节举办孝老敬亲饺子宴、新年举办村民大联欢等活动,移风易俗润乡村,文明新风入人心。
“村民富裕了,如何让百姓之间感情越来越深厚,互帮互助是村党支部始终在考虑的问题。”黄旗镇副镇长、城根营村党支部书记刘佩仿介绍,村“两委”最终商议决定,在村里设立一个“爱心物品交换站”,有衣物、鞋子、小电器和蔬菜等可以自愿自由交换,以此增进村民间的感情,倡导文明的生活、消费方式。
今年3月份,城根营村的“爱心物品交换站”正式设立。群众把家中网购不合体的新衣、不合脚的新鞋,以及穿了几次的衣物,自愿送到村里的“爱心物品交换站”,由专人登记造册、负责管理;有需求的村民随时可以到这里免费领取。
“截至9月底,‘爱心物品交换站’已经收到捐赠衣物、鞋帽、小电器等物品213件,兑出物品68件。”姜凤荣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