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枣强:古枣树邂逅酸枣枝,孕育“希望之花”

深秋时节,冀东南平原上的枣强县孟家庄村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口那棵几百岁的老枣树上,依然挂着鲜红的枣子在秋风中摇曳。然而就在一年前,这棵见证过无数春秋的古树,还因传统红枣效益低下而面临被砍伐的命运。

古枣困境:传统产业的生死存亡

孟家庄村有2000多棵百年枣树,曾是大枣的重要产地。然而,近年来传统红枣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持续走低。“去年最好的枣一斤才卖几元钱,还不够人工费。”68岁的枣农孟大爷说,“再这样下去,这些祖辈传下来的枣树真要保不住了。”

更让人心痛的是,部分村民已经开始砍伐老枣树改种庄稼。就在这个关键时期,枣强镇包村干部和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员带来了一个新思路——为古树嫁接药用酸枣,让老树焕发新生。

破局之道:老树新技的试验

酸枣仁因其安神、助眠等药用价值,市场价是普通红枣的数十倍。

2024年秋天,村里选出55亩古枣树作为试点,开始了“改头换面”的嫁接工作将1万棵老树全部去掉了树干,只剩树身。

今年春天,就像给老树做心脏搭桥手术,林艺师们先在树枝切口处切开V形切口,再将优质酸枣枝条的芽眼对准切口,用塑料薄膜仔细包扎。这个春天,技术人员为每棵古树嫁接了5~10根酸枣枝条。

硕果盈枝:可观效益成为现实

嫁接完成后的日子里,林艺师像照顾新生儿般呵护着这些古树。春去秋来,嫁接的酸枣枝条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如今已是硕果累累。“今年是试挂果,虽然量不大,但效益已经非常可观。”林艺师老陈抚摸着古树上红艳艳的酸枣说。按照当前酸枣仁的市场价,这批试点枣树带来的收益已是传统红枣的10倍以上。

产业蓝图:从试验田到产业链

嫁接成功的消息迅速传开,村民的态度从观望转变为积极参与。目前,已有30多户村民申请嫁接自家枣树。村里也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三年内形成500亩酸枣种植基地,配套建设加工生产线,以 “枣强”独特的地理标志,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明年进入丰产期后,效益还能再翻一番。”村支书孟庆江充满信心地说,“更重要的是,酸枣树可以带来持续收益,盛果期可达百年以上。这不仅是经济效益的提升,更是对古树资源和传统文化的保护。”

未来可期: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站在硕果累累的古枣树下,孟庆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后年亩产有望达到800斤,按照目前市场价,每亩收入可达1.5万元。还计划开发“认养古枣树”等旅游项目,让游客亲身参与酸枣培育和采摘过程。

如今,这些曾经濒临荒废的古枣树,真正实现了老树发新枝。新思路让古树重获生机,更让村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新希望。从“论斤卖”的红枣到“论克卖”的酸枣仁,这场深刻的“价值革命”,正为孟家庄铺就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乡村云融媒平台记者 李晓阳)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韩冬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