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马彦铭)西红柿生长期达10个月,藤蔓长度达15米,产值是传统设施农业的10倍多,智能温室通过全链条数字化重塑农业效率。9月22日至27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京津冀蒙媒体北疆行”采访活动。记者来到乌兰察布察右前旗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无土栽培架上的串收西红柿硕果累累、长势喜人,智慧农业带来的新气象令人欣喜。
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串收西红柿长势喜人。 河北日报记者马彦铭摄
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串收西红柿长势喜人。河北日报记者马彦铭摄
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北京宏福集团投资约30亿元在乌兰察布察右前旗建设的项目,一期、二期共打造100万平方米现代智能温室。园区引进荷兰种植模式,结合自主技术,设备国产化率达95%。
“宏福一期的‘宏福柿’直供北京麦德龙、山姆、家乐福等大型商超,亩均产值约65万元,产值、产量分别是传统设施农业的10.8倍和4.3倍。”宏福农业公司总经理王巍说。
2020年,北京宏福集团落户察右前旗,投资建设乌兰察布宏福农业产业园。一期30万平方米全国最大单体智能温室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年可产生鲜果蔬1.2万吨,新增就业岗位500多个,年产值近3亿元。
“西红柿的藤蔓和茎叶,在四五米高的栽培架上攀缘,每株西红柿可以生长10个月左右,藤蔓长15米多。”王巍介绍,目前串收西红柿正在批量成熟,工人们要穿防护服,在自动升降的作业车上采收成熟果实。果实采摘后,不到一天时间就会进入京津冀等地的大型商超中,每公斤最高可以卖到30元。
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采用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技术,实现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参数智能化管控。通过熊蜂授粉、生物防治、无土栽培等绿色技术,比传统日光温室增产10倍多。园区产出的番茄颗粒大小均匀、形态饱满、酸甜度俱佳,全年连续不断运往全国50余个城市的3600余家商超,成为北方冷凉地区的智慧农业标杆。
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将农户紧密吸附在产业链上促进共同富裕。产业园共流转土地1600亩,流转费用每年每亩500元,每5年每亩增加100元,每年为312户农民增收90万元。产业园以先进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和成熟农业技术团队为支撑,通过统一提供种苗、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订单收购、统一品牌营销模式,带动了500户农户发展有机蔬菜种植。